摘要:後世的王朝衰亡時,皇帝壽命與前朝的情況如出一轍,就拿唐朝來講,唐玄宗李隆基算長壽的,活了78歲,可唐朝中晚期的皇帝壽命就短暫多了,唐穆宗活了30歲,唐敬宗活了18歲,唐文宗活了32歲,唐僖宗活了27歲......。即使某個王朝中晚期在位的皇帝壽命相對算長,得到的評價也大多不高,比如活了58歲、在位48年、卻有20多年不上朝的明代萬曆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83個王朝,559個皇帝(按照不同的計算方式有偏差)。我們習慣說中華上下五千年,這五千年裏,封建王朝的歷史佔了2133年,而且離我們生活的年代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滅亡的時間也只在108年前。

所以說,按照時間比重算,封建王朝歷史佔了中國歷史很大的一部分。後人總結這些王朝的規律時,總能發現一些巧合的情況,比如每個王朝的歷史都沒超過300年,又比如每個王朝衰亡之時,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盛極而衰”是古代王朝的命運,說起王朝走向衰亡的表現,可能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起義不斷、天災人禍等,但我們觀察一下歷代君王的壽命與在位時長,可以發現每當一個王朝興盛時,總會出現幾個有爲且相對比較長壽的君主。

秦始皇能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先輩打好了基礎,戰國時代,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分別在位23年、26年、56年;而秦始皇正是秦昭襄王的曾孫輩。再說漢朝,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的壽命分別是62歲、46歲、48歲、70歲。

西漢時期,皇帝短壽的現象沒有東漢那麼明顯。東漢皇帝短壽的就太多了,漢殤帝劉隆只活了2歲;漢衝帝劉炳只活了3歲;漢質帝劉續只活了9歲;跟皇帝頻繁更換又短命現象相伴的,是王朝內部外戚、宦官、奸佞勢力橫行。

東漢好不容易出了箇中興之主漢和帝劉肇(東漢第4位皇帝),卻只活了27歲。要是漢和帝活的時間長一點,恐怕東漢也有個漢武帝那樣的人物。漢朝之後是三國、兩晉,在我們的印象中,晉朝沒多少存在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皇帝普遍短壽,沒有作爲,總被朝臣把控。

晉朝第一位皇帝是晉武帝司馬炎,他活了55歲。而自那以後,晉朝居然沒有一個皇帝壽數超過司馬炎,短壽的皇帝一抓一大把,東晉建立後,第二任皇帝晉明帝活了27歲,之後的晉成帝活了22歲,晉康帝活了23歲,晉穆帝活了19歲,晉哀帝活了25歲......

皇帝如此短壽,可想而知朝政也混亂,翻覆無常。後世的王朝衰亡時,皇帝壽命與前朝的情況如出一轍,就拿唐朝來講,唐玄宗李隆基算長壽的,活了78歲,可唐朝中晚期的皇帝壽命就短暫多了,唐穆宗活了30歲,唐敬宗活了18歲,唐文宗活了32歲,唐僖宗活了27歲......

即使某個王朝中晚期在位的皇帝壽命相對算長,得到的評價也大多不高,比如活了58歲、在位48年、卻有20多年不上朝的明代萬曆皇帝。再說我們熟悉的清朝,咸豐、同治、光緒等幾位皇帝也都是短壽的代表,與清朝前期的長壽皇帝康熙、乾隆形成了鮮明對比。

也就是說,古代王朝興盛時,總有幾個長壽有爲的君王;而王朝走向衰落時,皇帝們普遍短壽。這種現象與“長不過300年”現象並列,成了王朝的規律,讓人分不清它與王朝的衰亡誰是因,誰是果,也成了大家研究中國古代史的一大課題,引發的歷史爭議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