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一統王朝都有女強人出現,比如說西漢有呂后和竇太后、隋朝有獨孤皇后、唐朝有武則天、宋朝有劉娥、清朝有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
其實東漢時期也有一位很強勢的女強人,那就是鄧綏鄧太后。這個人之所以沒那麼出名,那是因爲東漢皇帝本身就沒什麼存在感,更別說太后了。
不過我要說出她爺爺是誰,大家一定很清楚,她的爺爺就是東漢開國大司馬鄧禹。按照輩分他應該和劉秀的孫子漢章帝劉炟的同輩。
可是她卻嫁給了漢章帝的兒子漢和帝劉肇,27歲的劉肇英年早逝,新上臺的漢殤帝劉隆纔不過2歲大,無奈之下,25歲的鄧太后只能臨朝聽政了。她執政16年,基本掌握了漢朝最高權力,爲什麼她沒有像武則天那樣登基稱帝呢?

01鄧綏是沒有兒子的,沒人爲她善後。
我們看呂后權傾朝野,把家裏人都封了王,什麼都不害怕,這是爲什麼?因爲她有兒孫在,她的兒子是漢惠帝劉盈,所以她有恃無恐。就算兒子死了,還有好幾個孫子可以繼續做皇帝,這樣就不會有人在她死後,清算她們家。同樣的道理,武則天爲什麼敢於稱帝?因爲她也有好幾個兒子。她的四個兒子都是唐高宗李治的嫡子,而且其中兩個李顯和李旦都做過皇帝,她怕什麼呢?不管她怎麼荒唐地鬧下去,最後她兒子都可以給她善後。相比較而言,宋朝的劉娥就收斂得多了,她也是太后,也權傾朝野,但是她善於聽取朝臣意見,沒有過分的舉動,爲什麼呢?因爲宋仁宗不是她親生的,她必須要給自己留有餘地。鄧綏是沒有親生兒子的,她輔佐的漢殤帝,是漢和帝養在民間的兒子,跟她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就算出於這方面考慮,鄧綏也不敢太過分。
不要說登基稱帝了,就算是獨攬朝政,胡作非爲,肆意提拔自己家裏的人,這些事情鄧綏都沒有做,因爲鄧綏如果這麼做了,根本沒人爲她善後。
前車之鑑擺在那裏,呂后還有幾個孫子在的情況下,都被人家給滅族了。鄧綏這子孫都沒有,又怎麼能胡作非爲呢?

02鄧綏家教還是很不錯的,做不出呂后那樣的事情。
鄧綏是鄧禹的孫女,鄧禹這個人就太厲害了,他和劉秀的其他少年天團成員一樣,年紀輕輕就戰功赫赫,年僅24歲就被劉秀封爲大司徒,堪稱歷史上最年輕的開國三公了。
雖然征戰過程中,鄧禹也有很多失利的時候,但是這部影響鄧禹成爲雲臺二十八將中的第一功臣。
在平定天下以後,劉秀分封功臣,鄧禹被封爲高密侯,他的弟弟鄧寬也因爲他的功勞,被劉秀封爲明親侯。
這件事鄧禹是比較反對的,他不願意因爲他的功勞,而讓他的家人們能夠享受高級待遇,因爲他本人的家教是很嚴格的。

他一共生了13個孩子,一般官宦人家,都讓孩子們等着做官就行了,家裏什麼關係都能拉得到,想去哪兒做官都成。
可是鄧禹不一樣,他讓自己的孩子們每個人都要學習一門手藝,將來就算家道中落,好歹有一門手藝可以養家餬口,不至於餓死。
這種家風培養出的鄧綏,人品當然是不差的。所以她就算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也不可能做得出呂后、武則天所做的事情來。
不光鄧綏比較懂事,鄧綏的幾個兄弟都比較懂事,尤其是車騎將軍鄧騭,是一個非常懂道理的人,他從不要求過分的獎賞,甚至往往會推辭不少賞賜和提拔。

03儘管鄧家手握權柄,卻對老劉家十分忠心。
當時鄧綏成爲臨朝聽政的皇太后,而鄧騭則是權傾朝野的車騎將軍。這種搭檔一般都會壟斷朝政,什麼都是他們家的人說了算。
可是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時候,鄧綏和鄧騭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儘量不讓自己家裏人蔘與到朝政中來。
就算鄧騭成爲了儀同三司的大人物,可是他也恭謙有禮,做不出王莽的事情。他們家對老劉家還是非常忠心的。

永初元年,封騭上蔡侯、悝葉侯、弘西平侯、閶西華侯,食邑各萬戶。騭以定策功,增邑三千戶。騭等辭讓不獲,遂逃避使者,間關詣闕,上疏自陳曰:“臣兄弟污濊,無分可採,過以外戚,遭值明時,託日月之末光,被雲雨之渥澤,並統列位,光昭當世。不能宣贊風美,補助清化,誠慚誠懼,無以處心。”---《後漢書》
在漢殤帝去世以後,鄧綏和鄧騭商量了一番,決定改立漢安帝劉祜做皇帝。本來擁有擁立之功,鄧騭應該獲得巨大封賞,可是鄧騭偏偏堅持不要。
賞賜的詔書已經傳到他們家裏了,他卻偷偷跑到太后鄧綏和漢安帝那裏,表示這些賞賜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鄧綏去世以後,漢安帝更是加封鄧騭爲上蔡侯。可惜不少曾經被鄧綏處罰過的人,在漢安帝身邊說鄧家的壞話,結果使得鄧騭蒙冤自殺,鄧家一家七口人都含冤自盡,實在是太可憐了。

總結:外戚力量和皇權,在東漢始終充滿矛盾。
漢安帝劉祜登基以後,權力始終在鄧綏和鄧騭的手裏。他們雖然一心爲國,可是皇帝心裏是很不舒服的。
當漢安帝已經26歲的時候,郎中杜根上奏表示,太后可以讓皇帝自己掌握朝政了,畢竟這麼大歲數了。
時和熹鄧後臨朝,權在外戚。根以安帝年長,宜親政事,乃與同時郎上書直諫。太后大怒,收執根等,令盛以縑囊,於殿上撲殺之。執法者以根知名,私語行事人使不加力,既而載出城外,根得蘇。---《後漢書》
結果鄧綏非常惱怒,居然把杜根用麻袋裝起來,差點亂棍打死。鄧綏的弟弟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希望老姐早點退位,不要耽誤皇帝親政。
這下子又得罪了鄧綏,結果鄧康不僅被罷了官,而且連家族都不讓他進了,直接被開除出了宗族。
可見鄧綏雖然一心爲了朝廷,但是權力在手以後,也是不願意放手的。這就導致鄧騭的處境也很爲難,漢安帝后來這麼收拾鄧家,或許跟鄧綏不肯早點放手有很大關係。
外戚力量和皇權始終都有衝突,在東漢要麼外掌權,要麼宦官掌權,皇帝永遠都在各種迷糊當中度過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