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潯陽區濱江路,夜晚江邊人聲鼎沸,人羣的中心處你抬頭就能發現它——川鄉魚府。一來到門口,烤肉的香味撲面而來,整個人都爲之一顫,餘目瞥到皮脆鮮黃的豬蹄在熟練的燒烤者手口翻滾,人們一邊貪婪享受者生蠔、扇貝等海鮮類的美味,一邊發出爽朗暢快的笑聲,沒等我細想,朋友就招呼我進屋,隨着服務員的招呼,我見到了面帶微笑的女老闆。

  熱情的招呼後,親切的女老闆給我們介紹起她店的由來。她是本地人,嚴格來說她也不是老闆,畢竟店不止他一個人的心血,而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她當初也是在別人的店裏做服務生,老闆是重慶那邊的,店裏生意非常好,大家喜歡喫店裏的魚,尤其是晚上在門口擺出的燒烤,他靠賺的錢在鄉下蓋了幾棟樓,心裏就開始活躍起來,偷師人家連廚房都不讓進,請廚師喝酒人酒喝完就沒了聲響。

  “我不怕喫苦,就怕苦喫得不值當,老闆不教,那就自己想辦法,他是重慶人,技術跟配料肯定是那邊的,特色燒烤和烤魚發源地在重慶,要學正宗的技術還是到發源地學習更靠譜,託人打聽知道了重慶麻辣風餐飲,已先後爲全國上千家餐飲店提供技術指導,咬了咬牙就過去了。公司好,還提供免費開店和運營管理指導,回來後沒幾年就開了這家店。”

  談起她爲什麼開店,她微笑:“我本身喜歡喫辣,特別是麻麻的感覺,我在那裏培訓時喫過特色燒烤和烤魚,用獨特配方配的,我相信自己的舌頭,對顧客的選擇也充滿自信,現在的人也很喜歡麻辣味,所以敢於開店。做餐飲的,好味道纔是硬道理,配料纔是靈魂。”

  廚師看我們聊的興起,也參與了起來。他是後廚中的一個,同批學員,跟着女老闆一起做,現在也能開上小車了,她是做萬州烤魚的,他是做紙包魚的,這兩種其實不一樣,公司培訓從事實體店餐飲多年,用那種調料,那樣配好喫,門路子都摸清了,人就是專業,選擇做紙包魚就因上手快,短時間學不會沒關係,一直教,有新配方立馬教。他還說,老闆還取笑過他的猶豫,覺得會被騙,後來才知道,公司先學習後收費,只要覺得不好喫,立馬可以走人。

  女老闆對自己的店無比自豪,也對自己生意好而開心,她提議請我跟朋友品嚐特色燒烤。燒烤男子沒有言語,她的老公,不斷地用扇子扇火,說來奇怪,他手底下的肉,色澤紅潤,香氣入鼻,讓人直流口水,嚐了下,先鮮後辣,辣中帶麻,他自豪地說,獨特配料,再加上師父手把手教的手藝,烤出來的東西,市裏很多人就是念着,再遠也會抽空過來一趟,辣得爽,喫了也覺得痛快。女老闆說,店裏的人有得很努力,她準備自己出錢,讓人去培訓,帶着滿意來,載着希望歸,這樣店會越做越好。

  吹着江風,喫着美味的燒烤,聽着老闆的話,覺得動容,相信很多人會愛上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