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適應市場變化和競爭,消費金融公司最終都需要通過科技手段來實現從獲客、審批,到貸中、貸後等全流程服務的智能化,提升運營能力、精準定位客羣、降低風險,並將邊際成本降到最低。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快節奏、高頻率、碎片化的消費習慣,使得場景結合金融科技的發展將是突破行業發展瓶頸,進一步激活市場空間的重要路徑之一。

消費金融公司之間表面是資金資產的競爭,但在資產質量的優劣、資金成本的高低比拼背後,其實是消費金融企業核心能力的競爭。基於大數據基礎打造的金融科技能力,是消費金融公司首要的核心能力。在徵信體系還不完善、貸款人資質參差不齊、傳統風控手段還無法準確識別客戶的情況下,必須依靠不斷創新金融的科技手段。

爲了適應市場變化和競爭,消費金融公司最終都需要通過科技手段來實現從獲客、審批,到貸中、貸後等全流程服務的智能化,提升運營能力、精準定位客羣、降低風險,並將邊際成本降到最低。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快節奏、高頻率、碎片化的消費習慣,使得場景結合金融科技的發展將是突破行業發展瓶頸,進一步激活市場空間的重要路徑之一。

從誕生伊始,馬上金融就致力於通過開展普惠金融服務。然而,對於正規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而言,要做好普惠金融,其中最大的難題,在於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帶來的信貸風險。因而,能否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火牆,直接關係到消費金融是否能做好普惠金融服務及其自身發展的成敗。面對這道難題,馬上金融從一開始就以‘金融+科技’爲核心、以科技驅動業務發展的道路,陸續組建了900多人的研發團隊。

成立3年多來,馬上金融研發團隊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區塊鏈等領域不斷創新,研發出FaceX活體人臉識別技術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截至目前累計申請專利173項。同時,自主開發出LUMA風控系統、G!COLO雲智能催收系統和XMA智能客服系統等600多套IT系統。

馬上消費金融表示,消費金融除了維護老客戶,新客拓展仍然應該是重點方向。拓展新客戶,務必做好服務客羣的下沉,新消費場景的開拓,以及提升客戶體驗。可以通過科技賦能突破行業瓶頸,實行開放平臺策略,進行生態延展,以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