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元璋是個粗暴的皇帝。早在龍鳳十一年六月,朱元璋就以儒家學者滕毅、楊訓文爲筆記,下令編纂夏桀、商周、秦始皇、隋煬帝等古代無道帝王的著作,稱“吾觀此者,正欲知其喪亂之由,以爲鑑誡耳。

一個皇帝的判斷好壞取決於他如何對待世界上的百姓。比如,李世民殺了殺兄淫嫂,不一定是個好人。但當他成爲皇帝后,李世民可以很好地管理世界,愛人民,做一個好皇帝。朱元璋殺了儘可能多的人,那又怎樣?朱元璋心中珍視着老百姓。誰是古代帝王中最窮的?

恐怕只有朱元璋一個人。誰是古代帝王中最殘忍的?可能這位朱大哥還在第一位。當時,如果朱元璋殺人排名第二,誰也不敢排第一。明朝開國期間,爲了使他的統治更長久、更穩定,朱元璋將當時與他同生共死的有功官員和好友全部殺光,這也是他在歷史上受到批評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因爲朱元璋是布衣皇帝,連歷史都不瞭解的文人墨客都認爲他是一個魯莽的英雄,擅長粗獷的武功,詭計多端,所以對他產生了很大的誤解。誤讀一:朱元璋出身寒門,沒有文化,思想簡單。朱元璋是個粗暴的皇帝。事實上,這個結論並不完全正確。朱元璋雖然沒有受過系統正規的教育,但他不是一個粗野的人,而是一個思想文化豐富的皇帝。

從渡河到成爲皇帝,當他有時間的時候,他與幕府的宋濂、劉基、範常、陶安、葉儀、楊憲等儒家學者一起寫詩,講講歷史,討論問題;朱元璋還喜歡讀歷史。《漢書》和《宋史》是他的家書。朱元璋還與大學提問者宋濂一起讀《春秋左傳》,與被朱元璋稱爲“書生”的陳南賓一起讀《洪範九疇》,還經常讀道教經典《道德經》,說《道德經》是“萬物之根,君王之師,臣民之寶”。

早在龍鳳十一年六月,朱元璋就以儒家學者滕毅、楊訓文爲筆記,下令編纂夏桀、商周、秦始皇、隋煬帝等古代無道帝王的著作,稱“吾觀此者,正欲知其喪亂之由,以爲鑑誡耳。”朱元璋學習歷史的目的是爲了向古人的成功和失敗學習,以此作爲自己行動的基礎。

第二個誤解:朱元璋是地主階級的總代表,他盲目地排斥農民的利益,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這個結論是不科學的。在土地佔有、農民剩餘勞動力甚至必要勞動等生產資料方面,皇帝和皇室無疑應該屬於地主階級。但朱元璋真正代表的是朱家王朝和朱氏家族,他殫精竭慮所要維護和捍衛的,只能是朱家王朝和朱氏家族的利益。

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成長在一個人民生活貧困的時代。他對那些辛勤勞動但又爲衣食發愁的農民的處境,有着無限的同情。朱元璋非常關心、支持和對待農民。爲了保障弱勢羣體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和諧,朱元璋把收養“鰥寡孤獨廢疾不能自養者”作爲官員的職責,寫入了明朝法律。
如果他們應該被收養而不是被收養,如果他們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他們將受到法律制裁。朱元璋用重刑對付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殺害了十多萬人,主要是諸侯、將領;宰相、部院大臣、各種官司中的官員、縣官;進生、監生、經生、儒士、文人、學者;僧侶、道士;地主、富人等,總之,都是統治階級的成員,都不是農民。
現在我們通過明代的歷史更瞭解朱元璋。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明朝的歷史是由清朝修訂的。爲了粉飾入關的正義,清朝在明代開國祖朱元璋身上增加了一些功利材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