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說李自成部隊作戰能力低下,在一片石作戰時,面對吳三桂和滿清聯合夾擊與偷襲且敵衆我寡(敵方部隊至少高出李自成三萬人)的情況下還能奮戰三天三夜而且幾乎全殲了吳三桂的兵力,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返回北京的。秦末的陳勝、吳廣,西漢末期的綠林、赤眉起義,東漢末年的張角,隋朝末年的翟讓、王薄,唐朝末年的王仙芝、黃巢,元末的劉福通、韓林兒,後來的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運動,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爲什麼。

秦末的陳勝、吳廣,西漢末期的綠林、赤眉起義,東漢末年的張角,隋朝末年的翟讓、王薄,唐朝末年的王仙芝、黃巢,元末的劉福通、韓林兒,後來的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運動,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爲什麼?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很多,根本內因在於,農民本身的階級屬性決定失敗是必然的結果,李自成也不除外。封建社會的農民沒有大的野心,小富即安,因爲被逼得沒有活路才揭竿而起,一旦條件改善,即開始追求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沒有大的追求。

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率領百萬大軍浩浩蕩蕩進入北京城時,他不會想到,北京既是他人生的巔峯時刻,也是他自取滅亡的開始,更不會想到,李自成只在北京呆了短短的42天就狼狽逃走。打敗自己的,居然是不起眼的幾萬清兵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這或許就是歷史對李自成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

如果說李自成部隊作戰能力低下,在一片石作戰時,面對吳三桂和滿清聯合夾擊與偷襲且敵衆我寡(敵方部隊至少高出李自成三萬人)的情況下還能奮戰三天三夜而且幾乎全殲了吳三桂的兵力,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返回北京的!可見所謂的農民軍戰力低下的論調,實屬對李自成無恥的蔑視和抹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