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該如何教育犯錯的孩子。孩子犯錯有無心和故意的區別,家長可與孩子溝通事情經過,明確指出他的錯誤,讓他有內心的反省。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材施教是最科學的教育方式,但有些家長始終把握不好自家孩子的教育航向。雖然打孩子已經被貼上暴力育兒的標籤,許多家長避之不及。但其實只要運用得當,也能成爲教育良方。


“從小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10年後,差距不是一星半點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因爲雙方父母關係好,小天和小昊從小一起長大,成爲了至親好友。他們在同一所小學的同一個班級,學習成績也是相當的。有一天,小昊和小天因爲在學校欺負同學,被老師告知家長做思想教育。

小昊的爸爸非常氣憤兒子的所作所爲,連甩了他幾個巴掌,然後詢問他:“疼不疼?”小昊捂着臉哭起來直點頭,小昊爸爸又說道:“知道疼,爲什麼還這麼打別人?”小昊頓時滿臉通紅,表示:“爸爸,我錯了!”每次,小昊犯錯的時候都會捱打,可以算是從小捱打的孩子。


小天的爸爸也很氣惱兒子打人,但是他只是嚴厲批評兒子,“打人是不對的!如果下次再犯,就讓你罰跪,這次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小天沉默不語,爸爸以爲他知錯了。沒想到小天卻變本加厲,只是轉變爲惡搞和排擠同學。小天算是就算犯錯,也從不捱打的孩子。

10年後,小昊和小天都已經上大學。小昊品學兼優,與老師和同學都相處得非常愉快,獲得了保研的機會,也有知名企業向他伸出橄欖枝。而小天捲進了欺凌同學的惡劣事件,很難獲得畢業證,老師和同學對他也是避而不及。


家長到底該不該打犯錯的孩子?①參考孩子性格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如果打罵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家長應該注重持續的溝通。如果打罵能讓孩子知錯悔改,那家長可以選擇打孩子,但一定要把握好力度。

②參考所犯錯誤

打孩子應該是不得已的教育手段,家長要視孩子犯錯情況來決定。如果孩子犯的錯也是打人或更嚴重的,家長可以採取同樣的手段,來讓他感同身受,這樣他才能換位思考。


家長該如何教育犯錯的孩子?①深度溝通

孩子犯錯有無心和故意的區別,家長可與孩子溝通事情經過,明確指出他的錯誤,讓他有內心的反省。


②給予懲罰

孩子犯錯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家長要給他懲罰,讓他記住教訓。

③引導道歉

道歉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從中引導孩子道歉,也是讓他學會承擔責任的一步。


結語家長一定要慎用棍棒教育,即使在某些孩子身上卓有成效,但大部分孩子面對從小捱打的境遇,很容易變得不安和扭曲。

今日互動話題:你什麼時候會打孩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