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被称作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用毛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绘画出了一幅又一幅经典画作,那么作为重要书写工具的毛笔又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

毛笔制作技艺,是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项传统手工制笔技艺,它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再黏结在管状的笔杆上而制成。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细巧,一支毛笔的制作要经过从选毫到刻字等5大流程120多道工序方可完成。

据传最早的毛笔,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笔”。

而莱州毛笔的历史是从明朝中期开始,至今已有600多个春秋,在清朝康熙年间,莱州毛笔被选定为四大贡品之一。

“毛笔制作,又苦又脏,枯燥乏味,要想学好这门手艺,必须要有耐心、细心、恒心、耐住性子,坐得住、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得有悟性。”张庆林这样说道。

张庆林是莱州市级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艺林笔庄庄主,制笔已有四十余年历史,制作生产的毛笔多次赢得国内外书画大师和广大书法爱好者赞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给予特别赞扬。国家书画大师、中央国家机关美协主席王阔海先生试笔时乘兴挥笔题赠“状元笔”。

但是在制笔的初期,张庆林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制笔过程中,黄鼠狼的尾巴经过水沤泡几天腐烂,才能把尾毛拔下来,沤泡的动物尾巴,又腥又臭,苍蝇、蛆虫乱飞、乱爬,臭气呛得他咳嗽、呕吐、恶心是常事,经常吃不好、睡不好,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让他有丝毫的退缩,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拥有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有担当、有责任,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将祖辈留下的财富顺利地传承下去。凭借着这个初心,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努力,做好每一支笔,这样一干就是40多年。

将平凡的事一直做下去,就会不平凡,而张庆林也永葆初心坚持着毛笔制作事业,当他用心做完每一支毛笔时,都会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在看自己亲手抚育长大的孩子一般。

现在,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不断创新,把苘、毛结合作笔柱,根据动物毛的特点,毛杆的形状、锋颖长短、粗细、弹性强弱推出了大如扫帚、小如针的各种规格毛笔,在适应现代的书写基础上,我又推出了许多新的毛笔品种。

同时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与儿子的多次交流沟通以后,决定培养他为制笔技艺的接班人,为了让这项技艺能够顺利地传承下去,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