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

来源:安家西安

人口是城市的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城市发展赋能的重要条件。

最新文件!推动1亿人进城落户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其中,对于城市落户提出来新的要求。

具体看点如下:

常住人口300-500万大城市要全面放开落户条件

《任务》提到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特大Ⅰ型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也就是说,当前除了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落户将变得十分容易。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任务》要求,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

二线城市受益最大

要注意的是,是“城区常住人口”而不是“常住人口”。目前我国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4座。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超大城市,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西安为特大城市。

未来除了这13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也就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二线城市将从中获益。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等城市。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

而此次也不是第一次发改委就放宽落户进行发声,在去年就发布了重要文件,“关于督察国家在2016年部署的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的通知”

明确表示,要大力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从国家层面来看,屡次要求放宽落户,而全国各地,关于放松落户的政策也是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势头比较猛的新一线城市,大规模发展对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因此落户政策也是持续放松!

全国各地放宽落户政策一览

1

石家庄:全面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的“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本以及自己写一份申请落户的证明即可

南京:从2019年3月开始南京多项落户政策同步执行。人才落户、积分落户、户籍准入、应届高校生就业落户,一共4种方法你都可以落户。

杭州: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2

合肥:进一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以及各类人才落户政策

广州: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广州的前置条件,并对引进人才入户条件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其中,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

3

常州:取消购房面积不小于50㎡的要求

驻马店:驻马店市公安机关按照“能放则放、应落尽落”的原则,在河南省户口迁移的规定框架内全面放开全市户口迁移限制。

西安:全国在校大学生均可迁入西安

海口:从年龄上,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55周岁,全日制专科学历或高级工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45周岁。

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新政放宽引入人才的入户年龄限制,硕士和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学士从35周岁调整到40周岁。

西安落户新政具体分析

一、学历落户

凡符合以下条件人员,可迁入本市落户:

(一)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或具备国民教育同等学历的人员及留学回国人员。

(二)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的,不受年龄限制;具有本科(不含)以下学历的,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

二、在校大学生落户

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教育部学信网在册人员),均可迁入本市落户。

三、人才引进落户

(一)专业人才落户。

凡符合专业人才标准的人员,可迁入本市落户。

(二)技能人才落户。

凡符合技能人才标准的人员,可迁入本市落户。

四、投资创业落户

凡在我市依法注册登记并正常经营的市场主体,其法定代表人、员工和个体经营者可迁入本市落户。

五、投靠直系亲属落户

本市户籍人员,均可申请其直系亲属投靠落户。

直系亲属是指申请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六、安居落户

凡在本市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可迁入本市落户。

正式官宣:西安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

一般来说,有两种口径:一是户籍人口,二是常住人口。一般来说,常住人口主要判断标准。

《公报》显示:2018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1000.37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38.70万人。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86.87万人,比上年增长9.0%。

如果说一座城市人都不来,谈何发展呢?2018年数据之变的背后,说明西安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不止常住人口,旅游人数也是佐证: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73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7%;旅游业总收入2554.81亿,增长56.4%。

2008-2015年西安户籍人口数据◎图/城记智库

发改委一纸文件下来,落户松了,都市圈柳暗花明了。

一亿人进城,西安房价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落户松,买房门槛也就降了,一亿人进城,进城了就要买房了,就要有一套把上学资格、医疗服务、社会资源捆在一起的一套房,我们买的是房子吗?不,我们买的是房子后面的资源分配。所以高房价的区域,理所应当配有这个城市最好的学区资源和生活配套。

城镇化还有很大的空间,楼市还有白银时代,依旧是贵金属,闪闪发光。我时常会接到各种父母为孩子在西安买套房的咨询电话,西安房价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呢?是你妈觉得,该给你在西安买套房。特别,他们还想给你在交通方便有学区的地方买套房,最好是主城。所以,西安的楼市一直不熄火。

有个朋友说,上个月的时候,我办公室的人都劝我别上开发商、中介、媒体的当,说你们都是在造势,说的那么紧迫、那么吓人,可以让老百姓赶紧去买房。

害怕的人多了,真的去现场看的人就多了,既然去看了,就肯定会有忍不住要买的人。

慢慢的买的人多了,这个市场就真的暖起来了。

这大概才是楼市的真相。假戏真做,后来就成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