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美國藉助自己國內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瘋狂建造各類艦船,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卡薩布蘭卡級航母,平均工時只有短短的一週。而現在航母建造起來卻十分費勁,動輒數年的建造週期和天文數字的造價讓衆多國家望而卻步,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代航母建造起來如此費時費力呢?

一、艦載機及其保障

艦載機是現代航母最根本的戰鬥力來源,沒有足夠數量或者技術不夠先進的艦載機,那航母基本上沒什麼戰鬥力。而這其中不僅僅是製造或者研發航母的艦載機有多難,而是因爲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爲艦載機提供能夠維持其戰力的後勤系統。


現代航母除了要搭載大量的艦載機之外,還要儲存艦載戰機升空作戰所需的燃油、彈藥等耗材,爲了保證戰鬥力航母機庫還要儲存備用零件,光是這些就已經佔據了航母內部非常大的一部分空間了。而且艦上人員的數量也增加到了數千人,這麼多人的日常生活補給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了,而這麼多後勤保障和儲存需要更系統性的管理。

二、製造材質

二戰時期的航母甲板爲木製,因爲艦載機大多數都爲螺旋槳式戰鬥機:速度慢,重量相對都比較輕,基本上都不會超過5噸,只有魚雷或者轟炸機纔會超過這個重量,木質甲板下墊一層鋼板就完全能滿足需要。


現代航母甲板耐衝擊和耐高溫性能十分強悍

而現代艦載機一般都在10噸以上,木質甲板根本無法承受現代戰機降落帶來的衝擊力。而且現代戰機已經換成噴氣式發動機,尾焰高溫對甲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一來,就需要甲板換成特製的鋼材料,採用特殊的冶煉、焊接等技術。對許多國家來說,航母甲板他們都不一定能造出來。

三、電子設備

現代武器裝備隨着科技的進步快速發展,逐漸向精確化、電子化方向靠攏。這時候航母就需要大量的雷達、電子設備、指揮系統等設施,用來增強在戰場中的態勢感知能力。而保障這些設備就需要先進的電力和動力系統。


航母上層建築密密麻麻的雷達天線

二戰時期,美國一年就造了50艘卡薩布蘭卡級航母。雖說是航母,但是排水量剛過萬噸,與現代航母動不動就6、7萬噸的排水量完全沒法比,而且當時有一部分卡薩布蘭卡級航母甚至是直接用商船改造的,戰場生存性能可想而知。

二戰時期用商船改造的“航母”,不如叫運輸船更合適一些

現代航母不僅在艦載機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綜合作戰效能與二戰時期相比更是雲泥之別,如果還用原來的認知來看待,對於現代航母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