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会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颗)和恒牙(32颗)。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下巴上有骨化的穿孔,但它们没有爆发。一般来说,出生4-6个月后,就开始有孔的萌出,有的孩子会达到10个月,这是正常的。

到12个月大时,如果宝宝没有牙齿,建议去医院检查。最迟在宝宝两岁半的时候,会有20颗宝宝牙齿出来。

婴儿乳牙萌出有五个阶段:

牙齿促进儿童咀嚼能力的提高,这与儿童生活的营养基础有关。这是爸爸妈妈不能忽视的重要能力!

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之前,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宝宝吃糊状食物,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可以促进宝宝的牙齿萌出。

接下来,根据出牙的不同阶段、宝宝的饮食习惯以及生长发育的需要,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出牙阶段的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2齿

当宝宝4-8个月大时,一对中切牙悄悄地在下颌骨萌出,然后宝宝就没有牙齿了。在这段时间里,宝宝喜欢把嘴里的食物都嚼掉,这让人哭笑不得。有时他甚至模仿成年人咀嚼筷子和勺子。

在此期间沙拉酱沙拉酱可以给婴儿一些半固体食物或口香糖,如泥沙拉酱、蛋黄酱、燕麦粥等,让宝宝们意识到自己的食物开始发生变化,为将来增加固体食物和咀嚼牙齿打下良好的基础。

2-4级齿

大约在8-12个月大时,婴儿的上颚会有两颗或更多的牙齿。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来越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宝宝更多的选择,如肉酱、西红柿、豆腐等。

但此时宝宝的消化功能较弱,咀嚼能力不好,大量食物不通过磨牙进入消化系统,营养成分不易分解和利用。因此,在此期间,家长应自觉引导宝宝练习用固体食物咀嚼。

3-6-8级齿

9~13个月时上颌侧切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侧切牙也萌出。在此期间,宝宝开始慢慢适应固体食物,胃肠消化功能逐渐成熟。在这段时间里,妈妈可以给宝宝固体食物,如蔬菜。

4-8-12级齿

大约在13-19个月时,婴儿将有第一颗乳牙。有了乳牙,宝宝的咀嚼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期间,宝宝会非常热情地用勺子把食物放进嘴里,即使桌子上摆满了食物,也值得妈妈的鼓励,这也会对他以后的性格产生影响。这一时期可以减少液体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如软米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第5阶段-12-20齿

在接下来的16-20个月里,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大,完成了乳牙系列的整个萌出过程。在此期间,宝宝不仅可以吞下食物,还可以提高喂养技巧。妈妈可以给普通的软性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

孩子的牙齿迟早会掉下来的。孩子蛀牙不要紧吗?

这句话肯定是否定的。如果乳牙不好,也会导致牙齿萌出的时间。

另外,宝宝的乳牙在长牙之前,还要承受长时间的咀嚼任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会导致对食物的胃口变差,口腔发育不良,这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

所以即使宝宝没有牙齿,宝宝也要注意为孩子清洁口腔。

慢牙缺钙吗?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长牙时间序列,没有别人的长牙,渴望给宝宝补钙。出牙主要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迟到了,孩子就迟到了。早期出牙和早期换牙。

牙齿也与食物有关。食物很软,所以你不必咀嚼。如果你不刺激牙齿的生长,它们会慢慢生长。因此,给婴儿补充食物是很重要的。

如果孩子一岁时没有牙齿,或者牙齿在三周前还没有完全形成,就要怀疑营养不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