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成立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的初衷,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史衛東坦言,交道口是文保區,平房多,年年都有翻修老房的。以往居民都是自行翻修,蓋違現象時有發生。“週末兩天工夫,隱藏在院兒裏的違建就能蓋起來。等週一上班,接到舉報執法人員再趕緊跑到現場查處。舉報人嫌監管不力,蓋房人埋怨沒有提前將翻修老房的具體規矩告訴大家。又費了時,又費了力,結果卻還惹得大家誰都不滿意。”史衛東算了算,去年光是違建拆除這一塊,街道就花了將近30萬元。

怎麼才能把新生違建管住?去年12月,街道聯合城管等多部門展開調研,最終決定成立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在各街巷、樓門、院門前張貼告知書,告知居民翻建修繕前到辦公室進行報備;家家戶戶發放翻修知識手冊,告訴大家,如果想翻修房屋,前期都需要做什麼。街道城管執法隊副隊長張陽介紹,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整合了城管執法隊、房管所、物業、社區、保安公司等部門,對房屋修繕進行監督。翻修房屋需要懸掛“衚衕房屋施工監督牌”,修房的房主姓名、工期和施工內容等信息都寫在牌子上,上面還有監督舉報電話。“就拿施工單位來說,過去老百姓修房,衚衕裏隨便找個裝修的,就把活幹了。現在可沒這麼簡單了,施工隊有沒有施工資質、施工過程是否規範、渣土有沒有集中堆放、渣土清運是不是及時,所有的步驟都得提前備案,全程監管。”

家住帽兒衚衕3號院的張永凱剛剛接到鄰居送來的表格。“鄰居家修房,挨家挨戶送來表格,進門就說‘我家修房,原拆原建,您看您是不是同意?同意的話您給籤個字。’”張永凱說,“以前修房,誰家愛蓋自己就蓋了,也沒人跟鄰居說。我家蓋房,蓋成什麼樣別人管得着嗎。施工堵着家門了,推車都進不了院兒,一出門渣土踩一腳,沒少鬧矛盾。如今可好了,修房有規矩,想蓋違建沒門了,鄰里關係融洽多了。”

(原標題:交道口給老房翻修“立規矩”

房主須提前報備 全院居民簽字認可 實施以來違建“零舉報”)

編輯:TF0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