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一些留鄉農民工利用網絡平臺,發展農村電商、直播直銷、體驗農業等,闖出了就業的新門路。引導留鄉農民工積極發展鄉村車間、家庭工場、手工作坊、創意農業等,培育一批農村創新創業“領頭雁”。

原標題:國家將培育電商直播、體驗農業;業內人士:農業的出路在於數字化

三農日報第632期

今日名言:我寧願不斷犯錯,也不願什麼都不做。——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農業農村部:我國已形成1600萬人的高素質農民隊伍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農民培訓是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能力的重要途徑。經過多年培育,我國已經形成一支1600萬人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國家印發《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規模實施方案》

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農業農村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了《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規模實施方案》,對此做出具體的安排。重點取向和工作措施總結起來就是“4個一批”:

第一,迴歸農業穩定一批。引導留鄉農民工領辦合辦農民合作社、農機服務社,開辦家庭農場,興辦特色種植業和規模養殖業,開展農資供應、統防統治、代耕代種等服務。

第二,工程項目吸納一批。通過實施以工代賑和專項債券等項目,還包括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特色產業集羣等農業項目,優先安排留鄉農民工就業。

第三,創新業態培育一批。近期,一些留鄉農民工利用網絡平臺,發展農村電商、直播直銷、體驗農業等,闖出了就業的新門路。要通過發展休閒旅遊、健康養生、農事體驗、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安排留鄉農民工就業。

第四,扶持創業帶動一批。引導留鄉農民工積極發展鄉村車間、家庭工場、手工作坊、創意農業等,培育一批農村創新創業“領頭雁”。

「地方大動作」

3、黑龍江:全力推動春季秸稈還田

黑龍江爲進一步推廣免耕播種技術,今年春季對農墾以外農村的玉米秸稈免耕播種作業每畝補助20元,鼓勵擴大免耕播種作業面積;玉米秸稈全量翻埋和碎混還田作業按照每畝補貼40元實行,水稻秸稈翻埋還田、本田腐熟作業,分別每畝補貼15元、20元。對於購置高性能拖拉機和秸稈專用機具的各類購機主體,在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基礎上,省級財政按照所購機具前2年市場最低售價的20%給予累加補貼,總補貼額不超過機械銷售價格的50%享受省級財政資金補貼。截至目前,全省已提前完成年度計劃55%的秸稈還田任務目標。

4、內蒙古投入4億元推動奶業振興

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今年內蒙古計劃投入4億元資金,加快推動奶業振興,力爭年底奶類產量達到600萬噸,奶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850億元,加工轉化率達到96%,率先實現奶業振興。

今年,內蒙古還將採取“先增後補”方式,實施30萬頭能繁母牛優質性控精液補貼,每頭補貼120元,加快母牛擴羣增量;以“先見後補”的方式,完成2萬頭良種奶牛進口,每頭補貼5000元,提高母牛質量。

「產業新勢力」

5、報告:新電商平臺正成農貨上行體系的代表

報告指出,數字經濟繼續快速發展併產生巨大活力,正在成長爲農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隨着數字鄉村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和電商扶貧等工作深入推進,我國農村電商正保持迅猛發展勁頭,農村網絡零售增速不斷加快,農村電商的發展有效激發了農村電商物流需求。新電商平臺正在成爲農貨上行體系中智能化、系統化、規模化的物流“新基建”代表。

6、農村電商物流中冷鏈基礎設施缺乏的三大原因

第一,設備成本過高是阻礙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冷庫到車輛,甚至是小小的一扇門都需要高成本的投入,而且目前能夠擁有足夠資本投入到冷鏈物流的整個環節的電商企業屈指可數。

第二,目前商家有替代性的冷鏈物流設備,由於成本高昂,大部分商家都不願意去考慮新型的冷鏈設備。

第三,目前冷鏈物流設備主要是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投資,設備陳舊、不合時宜,但是更新成本、購買價格、後期的維護費用均較高,回報率短期內並不能彌合設備更新換代的差價,導致多數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只是“蜻蜓點水”般地在這個行業短暫停留。

7、水資源匱乏將會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大阻礙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平均僅爲0.475,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也僅達到56%。因此,水資源匱乏將會是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大阻礙。

8、預測:50畝以下的小農戶將有2.2億戶左右

據初步測算,近10年來我國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的年均增速約爲3%。未來30年,綜合考慮土地流轉加快的趨勢和新型城鎮化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作用,我國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的年均增速有望達到3%-4%。據此估算,到2020年,經營規模在50畝以下的小農戶仍將有2.2億戶左右,經營的耕地面積約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80%;到2030年爲1.7億戶,經營的耕地面積比重約爲70%;到2050年仍將有1億戶左右,經營的耕地面積比重約爲50%。

9、農業工業化的本質是農產品品質標準化

對於中國農民來說,農業工業化是相對比較生疏的概念。所謂農業工業化,是指將農業生產進行標準化、專業化的生產作業改造,使得農產品產出就像工業生產一樣,具有品質一致性、質量標準化的特徵。

爲什麼歐洲日本只售賣標準統一(其實品質也統一)的農產品呢?原因就是他們的農業生產實施的是農業工業化生產模式,專業化和標準化的農業生產作業,使得產出的農產品就像工業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一樣,具有共同的品質和質量標準。

「公司情報」

10、加多寶與中糧包裝和解

4月28日,中糧包裝發佈公告稱,與加多寶就清遠加多寶草本股權回購一事達成協議。中糧包裝通過執行回購協議,將收回前期於清遠加多寶草本中作出的全部投資款項及承諾分紅。其中,加多寶回購清遠加多寶草本股權的代價約爲15.05億元,清遠加多寶草本根據增資協議累計支付中糧包裝投資的承諾分紅約爲2.38億元,這意味着,加多寶將爲收回清遠加多寶草本共計將支付17.43億元。

11、拼多多:未來5年投資500億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

近日,拼多多發佈“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宣佈將繼續以農產品上行爲核心戰略,未來5年內投入不低於500億元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孫沁表示,預計未來5年內,平臺年農產品上行規模將達8000億元,農村地區網店總銷售額有望突破1.5萬億元,其間,平臺將助力培育超過100萬家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農村網店。

12、牧原股份:8億元與商水縣簽訂400萬頭生豬屠宰項目

4月27日公告,爲充分發揮河南商水縣農業資源優勢及牧原股份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勢,推動現代畜牧業向縱深發展,商水肉食擬在商水縣人民政府轄區內投資建設規模由200萬頭變更爲400萬頭生豬屠宰項目,總投資8億元,並與商水縣人民政府重新簽訂《商水縣人民政府與商水縣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之400萬頭生豬屠宰項目合作協議書》。

「觀點」

13、業內人士:農業的出路在於數字經濟時代

業內人士認爲,農業農村農民三位一體,農業的出路在於數字經濟時代,結合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國情,將農業產業現代化與現代大流通大市場結合起來。

14、馬世文:中國80%的食品創新和投資都集中在行業下游

淡馬錫綜合農業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馬世文曾表示,中國超過80%的食品創新和投資都集中在行業下游,包括外賣和電子商務。改革現有農業食品運作模式,需要加大投資,以便適應區域供應鏈需求的上游和中游技術。

15、專家:畜禽糞便與農作物秸稈即是有機廢棄物又是有機來源

專家表示,要提升現有耕地質量,必須加強中醫農業投入品合理使用,建立土壤質量保護標準體系,推動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提升。畜禽糞便和秸稈等農業有機廢棄物高效還田利用,既能減少面源污染,又能提升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固碳能力。我國現有38億噸畜禽糞便和近8億噸農作物秸稈等農業有機廢棄物,是農業面源污染的隱患,同時也是我國土壤有機質來源和潛力。

「融資」

16、a1零食研究所完成2億人民幣B+輪融資

4月28日消息,服務中產階級的高端美食製造提供商a1零食研究所完成B+輪2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爲中金資本(領投)、今日資本、ROC。

據瞭解,a1零食研究所是一家以移動電商渠道銷售爲主的互聯網+類型食品企業,代理雅客V9、含羞草口袋麪包等知名品牌產品,轉型消費升級產品,啓動原創自有品牌——“A1”,推出“軟奶牛軋餅”和“堅果海苔”系列產品,渠道迅速發展成線下微分銷+線上移動電商結合的模式,並建立自己獨特的B2C微信商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