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想知道哪些渠道会泄露个人信息,于是注册时做了个小动作,网易就叫张网易、淘宝网就叫李淘宝、中国平安就叫张平安、建设银行就叫张建设……结果……

【园区普法】互联网时代,黑幕重重,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请转走这份“互联网时代安全指南”

当然,段子里的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可能发生了,因为实名制施行后,身份证号、手机号成为必填信息,人们犹如“穿着新衣的皇帝”,连用假名的机会都没有,互联网冰山之下,隐藏着重重黑幕。

【园区普法】互联网时代,黑幕重重,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请转走这份“互联网时代安全指南”

冰山之下,个人信息竟遭贩卖?

2018年3月,一位邯郸市民向警方举报,原因是经常接到某保健品公司推销电话,警方循线追踪,将电话推销假冒保健品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在审讯中,更挖出了该犯罪团伙的信息来源——通过网络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这条线索,近日,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多警种联合,成功破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据悉,该案涉及20余个省份,公安部将此案列为部督专案。目前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捣毁贩卖公民信息窝点15处,扣押涉案电脑34台、手机84部、移动硬盘5块、U盘8个,查获涉及全国各地的公民数据上亿条,其中纸质信息7300余页、电子信息1.4亿余条。

这是“净网2019”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在国家“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作为打击重点,全国各地已破获多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今年7月,广州警方破获一起以网站为平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名,查获公民个人信息2亿多条;

【园区普法】互联网时代,黑幕重重,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请转走这份“互联网时代安全指南”

8月,合肥警方破获一起装饰公司业务人员、银行贷款部工作人员“密切”合作,买卖、交换小区业主信息牟取非法利益的案件,一举抓获12 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合肥市多个小区业主信息100余万条,初步统计嫌疑人非法所得3万余元;

【园区普法】互联网时代,黑幕重重,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请转走这份“互联网时代安全指南”

8月,珠海市公安局网警支队与高新分局网安大队通过网络大数据情报研判,成功侦破一起房产中介人员私自出售业主信息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已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4名,发现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50多万条;

【园区普法】互联网时代,黑幕重重,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请转走这份“互联网时代安全指南”

7月,北京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于今年在湖南、广东等地抓获利用“撞库”等黑客技术获取境内外电商数据库并通过“暗网”出售获利的犯罪嫌疑人3名……

截至今年10月31日,“净网2019”专项行动共侦破涉网案件457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832名,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打掉多个利用“暗网”倒卖公民信息的犯罪团伙。

“净网2019”专项行动披露出的个人信息黑幕令人触目惊心,幸而,国家已经从立法、立案侦查等各方面积极应对类似案件。

掷地有声:保护个人信息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否获取利益,只要将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均属于违法。

互联网时代安全指南

“净网2019”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的同时,“中卫网警巡查执法”也发布了《警惕个人信息泄露八种情况》的相关防范事项:

一、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二、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银行、移动或联通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四、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甚至身份证号。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五、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通过微博、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在微博、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六、慎在网上晒照片。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此外,社交软件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也经常被利用来看到他人的照片。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七、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八、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同时,作为公民的一员,如遇到上述案件及指南中类似情况,我们更可以主动举报,举报途径:

如遇到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我们可到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

http://net.china.com.cn

如有网络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我们可到公安部网安局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

www.cyberpolice.cn

当然,互联网并不是法外之地,

防范他人的同时,

自己也要做到谨言慎行,

“网上冲浪”才能更快乐哦!

【园区普法】互联网时代,黑幕重重,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请转走这份“互联网时代安全指南”

欢迎关注园区司法行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