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肖博娜娜

標題說的就是某些電影創作者,一方面不去用眼鏡觀察真正的生活,一方面裝聾不聽觀衆對他作品的評價,依然覺得自己的惡趣味就是好的。

李非導演的第二部大銀幕長片《兩隻老虎》上映前,大量明星、***爲其高調站臺,再加上影片這些重磅級的演員,我一度以爲導演要靠這部影片來一次漂亮的翻身。但直覺告訴我,《命運速遞》已經可以看出導演的某些功底,還是要對這部電影保持警惕。

果然,在看完成片以後確實如我所料,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李非的導演職能。除此之外他作爲編劇的水平還是不錯的,幾處段子式的劇情確實讓觀衆大笑,加上幾個金字塔尖的演員表演,很難讓觀衆不笑。但是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依然能看到導演的很多問題。

中國喜劇電影,在2019年突然放了個啞炮。從春節檔《瘋狂的外星人》拿下22億票房後,我們就再也沒看到爆款喜劇片的身影。一直到去年,如果你問一個從業者做那種類型的電影賺錢,喜劇片一定是他的首選答案。回看這些年的幾部爆款喜劇,儘管有些人會質疑影片的價值觀,但其共同特點都是有很強的社會議題作爲內核。

《泰囧》講的是一箇中年男人在職場上遭遇瓶頸後的突圍與抉擇,《心花路放》講的是婚姻困境與外部吸引,《夏洛特煩惱》講的是人們對青少年時期美好過往的追憶。這些影片之所以成爲爆款,無非是抓住了觀衆們的同感,在哈哈大笑之後還能留有一點反思,內心隱隱作痛或者隱隱作癢。

再來看《兩隻老虎》,從片名就能看出來整部電影的劇本就是突然萌生的點子,或許是導演突然聽到了這首歌,然後就把自己悶在房間裏搞創作,整部故事都是爲了讓96分鐘的片長圓上這個點子。一個窮困落魄的社會盲流、一個商界敗北的企業家,因爲一場綁架案相逢。經過簡短的交鋒,綁匪變成了人質的助理,幫他做三件事。看到最後我們才明白,原來這位商界大佬本來就是打算自殺,結果兩人身份轉變,綁匪幫人質完成三件事,其實是他的遺願清單。

這種電影項目,很容易在創投會的項目陳述環節吸引人,因爲你只有5-10分鐘講你的故事概念。綁匪和人質的身份轉換,在一個很短的陳述時間裏,確實足夠抓人眼球。但當這個概念延展到100分鐘時,你就會發現時間放大的不是喜劇,而是這個故事的各種漏洞。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電影《小小的願望》裏。概念一句話就能講完:一個身患絕症的少年想在臨終前破處,於是好基友開始了一段沒羞沒臊的破處之旅。最終影片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劇情拖沓,就是因爲內核空洞。

觀衆都是按照劇情發展從前到後看整部電影的,因此前2/3的劇情,你都會覺得非常鬆散,且割裂感很嚴重。如果不是幾個演員的演技一直在線,很多人估計會看的一臉懵逼。爲什麼幾句交鋒,喬杉就被葛優擺佈了?葛優的三個願望到底是什麼關係?怎麼突然就變成了喬杉的初中同學?每一個段落彼此獨立,像是幾個短篇拼湊起來的。看到最後閆妮那段,我纔算明白,原來葛大爺本來就一心求死,結果看到了綁匪內心的善良於是改變主意,重燃對生活的熱情。這種小學生閱讀理解的結尾,真的是讓人很反感。葛優在信裏說他看到喬杉身上人性的美好一面,可是觀衆看到的只有蠢的一面。葛優的演技雖然在線,但全篇除了被範偉整哭,我們看到他一直是一個狀態,一個落魄商人在尋死的時候,還有心思和綁匪鬥嘴?結尾雖然圓了前面所有的坑,但這種解釋牽強又不高級。

眼瞎的創作者,只會關起門來搞創作。這部電影裏你是那個失敗的大老闆嗎?你是那個被生活逼到綁架別人的屌絲嗎?這部電影和你沒有任何關係,只有那些屋子裏憋出的段子,讓你哈哈一樂就得了,根本算不算優秀的喜劇。

觀衆是善長遺忘的,大概很多人忘了當時《命運速遞》上映的時候,因爲票房不好,李非導演發文討伐劇角映畫,把影片的失敗歸結爲宣發的問題。年輕導演很容易裝聾,電影票房不好,就開始罵宣發、罵觀衆、罵豆瓣……總之片子不好,他們從來沒考慮過自己影片是否有問題。最終的結果就是,第二部影片依然是那副德行,不思進取。

沒有眼睛和裝聾作啞的老虎,跑不了多快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