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是梅子涵教授写在《国际大奖小说》每一本的前言,今天在《洋葱头历险记》中看到,颇有感触,很想将其放在博客中供更多的人朋友看到,于是网络寻找到它的全文,转载于此,期待孩子们像梅子涵教授所说的那样亲近文学,让阅读使你更有格调和拥有不平庸的眼睛。五月第一天的早晨,我是这样喜欢地站在这里,我要看着它缓缓荡荡走过来,它有节日的鲜艳,它也溶满了劳动的朴素,长队伍举着红旗、彩旗,敲着锣鼓也喊着赞美、慰问自己的口号,我也总是在心里喊,我那么想把手举起来,捏成一个有力的拳,可是那时的我也懵懂地有些知道:我没有资格举,因为我还是小孩,等我长大了,上班了,我就可以走在队伍里了,我真想走在队伍里,举起一面旗。

来源|朱永新教育观察

朱永新按;昨天,新教育研究院学术研究所梅子涵所长给我发来这一篇《五月浩荡》我问他:可不可以转发这篇美文?梅老师说:这篇文章是写给你的节日的,当然可以转发。所以,在这儿把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月的第一天是个节日。我的童年,每一年的这个节日,都很早就站立在家门口的路边了。五月的温暖总是铺天盖地,它不会再有之前的偶尔料峭,也不会象后来的夏天立刻让你热得沸腾。

我童年五月的第一天,都要站在这铺天盖地的早晨,等候着马路长长的那一头。那一头等会儿会有鲜艳和热烈缓缓走过来,缓缓地走很长、很久,我最喜欢它的很长、很久,我等它也等得很长了,从去年的这一天,等到今年的这一天。我等着它:全世界共同的劳动节的那个中国上海的长队伍,那个长长的庆祝游行!

五月第一天的早晨,我是这样喜欢地站在这里,我要看着它缓缓荡荡走过来,它有节日的鲜艳,它也溶满了劳动的朴素,长队伍举着红旗、彩旗,敲着锣鼓也喊着赞美、慰问自己的口号,我也总是在心里喊,我那么想把手举起来,捏成一个有力的拳,可是那时的我也懵懂地有些知道:我没有资格举,因为我还是小孩,等我长大了,上班了,我就可以走在队伍里了,我真想走在队伍里,举起一面旗!

一个劳动的人才有那样的资格。

是谁为劳动者建立了一个这样的节日!一个这样的五一!

于是不仅五月的第一天就给了劳动者一个壮阔自豪的仪式,让他们挺拔地行走在这世界的大路上,而且他们的 一年到头和一生都是光荣和挺拔的,这个五月的壮阔仪式不是走完了就结束。

我这样地站着,那么地盼望,后来队伍就突然地出现了!

一排排的红旗,一排排的彩旗,一排排的裙子,一排排的工装,一排排手中的鲜花,一排排呼啦举起在头顶上面的劳动手臂。这所有的一排排都在告诉世界:好好劳动,劳动的人伟大!每年五一的整个上午就这样缓缓地在我面前走完了。

那个不好意思把手举起,捏成一个拳的小孩,有一次,他还是跟在了这个队伍的最后,像个很小的尾巴,也往前走,走啊,走啊,后来别的很小的尾巴们也来走了,他们的手里都没有旗帜,他们都在心里挥动呢,他们知道劳动多伟大,他们希望长大。

后来他们长大了。那个小孩他现在坐在这儿,写下了这些恭恭敬敬的心情,心情里有长长的澎湃,长长澎湃里的诗意那么简单又那样铺天盖地:人啊,要五月浩好好劳动,劳动万岁!

一辈子的书作者|梅子涵

这篇文章是梅子涵教授写在《国际大奖小说》每一本的前言,今天在《洋葱头历险记》中看到,颇有感触,很想将其放在博客中供更多的人朋友看到,于是网络寻找到它的全文,转载于此,期待孩子们像梅子涵教授所说的那样亲近文学,让阅读使你更有格调和拥有不平庸的眼睛;同时,也希望你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仅仅阅读优秀,相信在善良和阅读经典中长大,你将与别人是不一样的!

亲近文学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实谁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家的,而是当了电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可是亲近文学怎么就是为了要成为文学家,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呢?文学是抚摸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叫作“灵魂”的东西的话。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从事怎样的职业和怎样地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过了几年,人们已经在说,哎哟,好难看哟!

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阅读优秀

文学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但是它又的确分成优秀和平庸。我们哪怕可以活上三百岁,有很充裕的时间,还是有理由只阅读优秀的,而拒绝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长的人总是劝说年轻的人:“阅读经典!” 这是他们的前人告诉他们的,他们也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再来告诉他们的后代。

这是人类的生命关怀。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

优秀和经典的书,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尔斯泰,只是鲁迅;当代也有不少。

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

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

你的老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

我们都已经看见了这种“不知道”所造成的阅读的稀少了。我们很焦急,所以我们总是非常热心地对你们说,它们在哪里,是什么书名,在哪儿可以买到。我就好想为你们开一张大书单,可以供你们去寻找、得到。

像英国作家斯蒂文生写的那个李利一样,每天快要天黑的时候,他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过来,在每一家的门口,把街灯点亮。我们也想当一个点灯的人,让你们在光亮中可以看见,看见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写出来的书,夜晚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想起和流连。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自己的书

优秀的文学书,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写给成年人的,也有专门写给孩子和青少年的。专门为孩子和青少年写文学书,不是从古就有的,而是历史不长。可是已经写出来的足以称得上琳琅和灿烂了。它可以算作是这二三百年来我们的文学里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几乎任何一本统计世纪文学成就的大书里都不会忘记写上这一笔,而且写上一个个具体的灿烂书名。

它们是我们自己的书。合乎年纪,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严肃地思考,都是立在敬重我们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

它们是长大的人一生忘记不了的书,长大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样的书,这些书里的故事和美妙,在长大之后读的文学书里再难遇见,可是因为他们读过了,所以没有遗憾。

他们会这样劝说:“读一读吧,要不会遗憾的。” 我们不要像安徒生写的那棵小枞树,老急着长大,老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不理睬照射它的那么温暖的太阳光和充分的新鲜空气,连飞翔过去的小鸟,和早晨与晚间飘过去的红云也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老想着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请你跟我们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阳光说。

“请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鲜的青春吧!”空气说。

“请你尽情地阅读属于你的年龄的文学书吧!”梅子涵说。

现在的这些“国际大奖小说”就是这样的书。 它们真是非常好,读完了,放进你自己的书架,你永远也不会抽离的。 很多年后,你当父亲、母亲了,你会对儿子、女儿说:“读一读它们,我的孩子!” 你还会当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你会对孙辈们说:“读一读它们吧,我都珍藏了一辈子了!”

一辈子的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