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史料多载努尔哈赤是在“宁远一战”中被袁崇焕用红衣大炮炸伤,伤重不治,不久身亡,但《清太祖实录》又载:宁远之战三个月后,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这可不像是伤重不治的样子,而其真正死因是同年七月身患毒疽,八月病情转危,八月十一日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说白了就是因病而亡,与“宁远之战”没有任何关系。天命十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统一辽东,之后多次率军攻打明朝辽东防线,此时镇守大明辽东防线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袁崇焕,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发动宁远之战,袁崇焕凭借坚固的城池与红夷大炮打退后金大军,取得“宁远大捷”,成就偌大威名,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此战中努尔哈赤究竟有没有受伤。

《清史稿》有载:“太祖天锡智勇,神武绝伦……自摧九部之师,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馀年,建国践祚。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于岐、丰,无多让焉”。《清史稿》的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甚至要高于对康熙大帝的评价,纵观整个清朝,能有如此威望的仅有一人,那就是清朝的奠基者,后金第一位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乃是一代雄主,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统一女真,建国践祚,威名远播,但人们更关心的似乎是他与“叶赫老女”东哥的恩怨情仇,影视剧也经常以此为题材,除此之外,努尔哈赤的死因也是迷雾重重!


明朝史料多载努尔哈赤是在“宁远一战”中被袁崇焕用红衣大炮炸伤,伤重不治,不久身亡,但《清太祖实录》又载:宁远之战三个月后,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这可不像是伤重不治的样子,而其真正死因是同年七月身患毒疽,八月病情转危,八月十一日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说白了就是因病而亡,与“宁远之战”没有任何关系。

这二者孰真孰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努尔哈赤的一生

十三副甲胄起兵

很多人以为努尔哈赤能够统一女真必然是其家族势力庞大,襄助甚多,其实不然,努尔哈赤虽也是出生于官宦之家,家族却是无多大势力,努尔哈赤六世祖是元朝万户猛哥帖木儿,受明成祖朱棣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其后代多袭其职,传到努尔哈赤这一代时,其祖父觉昌安为建州左卫枝部酋长、明都指挥使,人少势弱,努尔哈赤是觉昌安第四子塔克世长子,但其并不受宠,十九岁时不得不分家生活,仅得少量家产,他还得时常挖人参,采松子补贴家用。

万历二年,努尔哈赤外祖父王杲叛明,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斩杀,觉昌安与塔克世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出卖,死于明军之手,这让努尔哈赤对明朝与尼堪外兰恨之入骨,立誓报仇,制定了先统一女真,再攻打明朝的计划,同年,努尔哈赤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攻克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从万历十一年到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用了五年的时间,先后攻克图伦城、甲板城、兆佳城等城池,收服建州各部,最终以完颜部的覆灭为标志,建州五部尽归努尔哈赤麾下!

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从万历十九年开始,努尔哈赤兵出建州,挥师东向,将长白山部与东海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不断对外扩张的举动引起了海西女真各部的警惕,由叶赫部牵头,海西九部组成九部联盟,讨伐建州,结果大败于古勒山,海西九部元气大伤。

接着努尔哈赤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不断蚕食海西各部,到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时,大部分女真部落已被努尔哈赤攻占,仅有叶赫等少数几个部落负隅顽抗。

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宣读“讨明檄文”,正式与明朝开战,相继攻克抚顺、清河,之后在“萨尔浒之战”中全歼明西路军,斩杀领兵大将刘𬘩,此战过后,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同年八月,努尔哈赤攻克叶赫等部,统一女真,此时的努尔哈赤已成气候!


宁远之战,努尔哈赤死因之谜

天命十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统一辽东,之后多次率军攻打明朝辽东防线,此时镇守大明辽东防线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袁崇焕,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发动宁远之战,袁崇焕凭借坚固的城池与红夷大炮打退后金大军,取得“宁远大捷”,成就偌大威名,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此战中努尔哈赤究竟有没有受伤?

明朝史料大都记载努尔哈赤身受重伤,比如《玉镜新谭》载:“其奴酋老罕,因败衄身被重创”。但明朝与后金对立,恐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我们来看看朝鲜人是如何记载的。

当时朝鲜作为明朝附属国,也派兵参加了战斗,领兵之人名为李星龄,他在事后写回忆录,其中有载“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而毙云”,朝鲜虽也派兵参战,但毕竟与后金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没必要夸大事实,因此他的描述可信度极高,努尔哈赤确实是受了重伤!

宁远之战时努尔哈赤毕竟已经接近七旬,受了如此重伤必然不可能很快好转,所以他在同年八月暴毙必然与身上的伤有关,因此努尔哈赤不是病死的,确实是“懑恚而毙云”。


小结:

《清史稿》之所以记载努尔哈赤是病死的,是为了维护其声望,“宁远之战”前,袁崇焕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若是承认努尔哈赤是因伤而亡,岂不是承认是袁崇焕造成了努尔哈赤的死亡?这令满清权贵无法接受。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太祖实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