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蒙古很早就走上了斯大林模式,郭沫若评价到:“认真说,倒是外蒙古人民比我们争气些,比我们觉悟的早,比我们更清醒地能和社会主义地苏联做朋友,因而得到了帮助,而比我们早解放了。再请问,由于外蒙古的独立,在苏联方面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1691年,康熙三征噶尔丹后,喀尔喀纳入到了清朝的版图,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后来清朝在这里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但是清朝灭亡后,俄罗斯乘机煽动外蒙古独立,后来苏联还乘机吞并了唐努乌梁海,成为了“图瓦共和国”。

1945年,美、苏、英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英美希望苏联能够对日作战,进攻日本在中国境内的关东军,以减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压力。这时候斯大林就提出让蒙古“保持原状”的条件,这个条件实际上就是让蒙古独立、三方经过谈判后,达成了秘密协议。


所谓“弱国无外交”,当时的中国不足以改变外蒙古的命运。在苏联的压力下,蒋经国被迫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外蒙古独立为代价,换取苏联军队进攻日本关东军。外蒙古独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失去的土地最多的事件,占据中国近代史上失地总量的一半多。大多数国人都以此为辱,然而,被鲁迅先生高度赞美的郭若沫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说“反动分子企图煽动某些中国人的大汉族主义的感情,反对外蒙古人民建立自主的人民国家。但是请问。外蒙古附属于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对于外蒙古人民究竟给了些什么福利呢?难道不是某些中国的侵略主义者,派兵攻入外蒙古,在*经济方面压迫外蒙古人民,这才激起外蒙古人民脱离中国而独立的要求吗?我们自己在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之下差不多不能自保,难道一定要强迫外蒙古人民跟着我们殉葬吗?我们在双重压迫之下,稍微有点觉悟的人便知道要求解放,难道外蒙古人民就不应该有点觉悟,不应该有解放的要求吗?

外蒙古很早就走上了斯大林模式,郭沫若评价到:“认真说,倒是外蒙古人民比我们争气些,比我们觉悟的早,比我们更清醒地能和社会主义地苏联做朋友,因而得到了帮助,而比我们早解放了。我们假如是站在大公无私地立场,我们倒应该向外蒙古人民告罪、向外蒙古人民致敬、向外蒙古人民学习地。更那里有什么理由跟在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地后面,来对苏联“愤慨”呢?再请问,由于外蒙古的独立,在苏联方面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岂不是和我们一样,仅仅得到了一个邻邦? ”

1952 年 月,郭沫若在莫斯科接受斯大林国际和平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