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沒有照相機的情況下,大多數時候想要認識到皇帝們的長相是什麼樣的,那就只能通過畫師的畫像,還有史書中的記載了。但是根據目前流傳下來的皇帝的畫像,我們卻能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事實。
也就是在歷史上,明朝的皇帝們大多數都是很胖的,體重按照史書中的記載和畫像來看,可以說比現代人都要胖不少。而清朝的皇帝在畫像上看來,大多數都身材消瘦,體格與一般人都差不多。那麼這其中,究竟有着什麼樣的原因呢?
在明朝時期,能夠名列第一的肥胖皇帝,那當仁不讓是明仁宗了。明仁宗在《明史》和《明仁宗實錄》中都有過相貌體態的記載,其中都說到過,朱高熾討厭運動,以至於身體肥胖,行動不便,甚至需要兩個太監攙扶着才能行動。而在他爹朱棣看來,這兒子什麼地方都很好,但就是這個身材讓自己覺得煩。
所以經常帶着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朱高熙出征,使得明仁宗的地位岌岌可危,可見其肥胖程度可謂一絕。而他的肥胖帶給他的,還有早亡。根據《明史》記載,朱高熾登基之後不到一年,就“無疾驟終”,而在《明初政治史》一書中,則有一個記載說,當朝的大太監在朱高熾死後,曾寫下日記證明朱高熾是因爲心臟病而死。
而除了朱高熾之外,明朝肥胖的皇帝更是不少。第二個有名的,就是在明朝晚期的福王朱常洵。這位親王在歷史上向來都是以貪婪和肥胖聞名,而在李自成掀起了起義之後,最終被農民軍所捕獲。
而在此後,據《明史》記載,李自成將福王殺害,並且將其和鹿肉一起煮食,分給了當地飢餓的民衆和士兵,稱之爲“福祿宴”,可見其肥胖的程度簡直超乎想象。
但是清朝的皇帝們,根據畫像來看,其實算得上是非常瘦的,或者是身材更加正常。在清朝數十位皇帝之中,能夠稱得上胖的,也只有一位嘉慶皇帝了。而其他的皇帝按照現在的標準看,除了開國的幾位算得上魁梧結實,後來的皇帝多數都是瘦弱爲主。尤其是道光皇帝,根據當時流傳下來的照片來看,道光的臉頰下陷,一點都看不出這是當朝的皇帝。那麼爲什麼,明清兩朝皇帝有着這麼大的區別呢?
一、明清兩朝皇帝的文化不同
明朝的皇帝除去朱元璋和朱棣兩個人,在他們在世的時候一個在底層拼搏過,一個則在軍中享有威望。其他的皇帝大多數,都是按部就班地當太子,然後等到父親退位了,自己就可以登基了。而在明朝,程朱理學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在這其中,最爲嚴重的自然就是朝廷內部的大臣們,受到理學的影響。
明朝皇帝想要留下一個明君的名號,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皇宮裏面不要出門,坐在龍椅上處理政務即可。以至於在《明史》中都有記載,光是萬曆皇帝想要在宮中騎馬,都會引起朝廷大臣的上奏,認爲這實在不是明君所爲。
但是清朝皇帝們就不同了。清朝原先是由北方的遊牧民而來,而能夠成爲皇族的,自然都是原先沒入關時候的貴族。那麼,草原上的貴族一開始是怎麼來的呢?看誰強,誰的騎射技術最好,立下的功勞最多。這就使得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清朝的皇帝都需要從小就練武術。
更何況在《清史》中記載,清朝的皇帝們爲了保持自己的傳統風俗,時刻不忘老祖宗的教誨,特地在每年都會舉行一場叫做“木蘭秋獮”的打獵活動。其中的主角自然就是清朝的皇帝。而經常打獵,自然會使得清朝皇帝們的身材保持在一個精悍的水平。
二、明清兩朝選拔太子的制度不同
而第二個最大的影響就在於,明清時期的太子選拔,其實氛圍是相差很大的。明朝作爲一個傳統政權,在對待太子的制度上,一直以來都是沿用嫡長子制。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嫡長子,又沒有什麼大錯大罪,也沒有遇上什麼意外的話,那你這個太子之位可以說是非常穩了。比如上文提到的朱高熾,要兩個人扶着才能走路,也被自己的父親朱棣看不順眼,但是最後還是成功坐上了皇位。
但是清朝的太子選拔就不同了。《清史稿》記載,在康熙之後,康熙廢除了嫡長子制。未來誰能成爲皇帝,那就要看孩子們自己的努力。而爲了得到太子之位,凡是那些希望能博得皇帝寵愛的孩子們,就必須精通所有貴族應該學會的東西。在這種壓力和競爭的延續之下,自然他們的身材都是偏瘦或者平均水平線上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歷史龍元閣
參考資料:《明史》《明仁宗實錄》《明初政治史》《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