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擊懲戒這些遭遇困難的小微企業主,既不能維護債權人利益,也對普通老百姓造成傷害,社會爲什麼還要窮盡一切手段去實踐呢。要給創業失敗者一個機會,去讓他們去拼搏,去奮鬥,去掙錢,去還債,去推動社會小微民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此爲上策。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目前社會上有千萬創業失敗者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他們其中大多數人都在接受所謂的信用懲戒,我認爲這既不合理,也不客觀。現在民營小微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給創業失敗者一個復活的機會,推動民營小微企業的繁榮和健康發展,此爲上策!

信用懲戒

打擊社會上一些不守誠信的老賴,推進誠信社會建設,這是利國利民之舉。但我們要明白一點,社會上真正的老賴只是少數,現在打擊的1600多萬失信被執行人,他們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主。對於這些普通創業者的債務違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可以肯定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絕不是有錢不還,欠債不付,而是企業確實遭遇到困難。對於這些企業遭遇困難的創業者,信用懲戒有用嗎?如果說有用,那就是反作用,在企業困難的時候,又被人從背後踹了一腳。把這些遇到挫折的小微企業置於死地,那就是砸了普通老百姓的飯碗,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

維護權益

債務違約說到底是一個商業行爲,爲什麼要劃爲道德範疇?爲什麼要提升到一個政策高度?打擊老賴是在維護債權人的利益,這一點可以採用刑事處罰的手段,嚴抓重判。但對於這些因創業失敗導致債務違約者的人格尊嚴踐踏和人身約束,這是在維護誰的權益呢?維護債權人利益嗎?不讓創業失敗者去掙錢,不給他們機會和時間去掙錢,他們用什麼去還債呢?債務不能清償,這不是對債權人的變相傷害嗎?

把這些遭遇挫折的小微企業主一腳踹死,也是對普通老百姓的變相傷害,因爲普通百姓他們需要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爲什麼要去砸他們的飯碗?打擊懲戒這些遭遇困難的小微企業主,既不能維護債權人利益,也對普通老百姓造成傷害,社會爲什麼還要窮盡一切手段去實踐呢?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懲前毖後,在保護社會上某些利益集團。

給創業失敗者一個機會

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創業者是最寶貴的社會資源,社會上的有識之士都能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現在的司法實踐把一千多萬的創業失敗者捆住手腳,這一點值得商榷。爲什麼社會上一些有識之士都不發聲呢?因爲沒有觸碰他們的利益。社會上這些普普通通的創業者基本都是窮人,都是想通過創業改變命運的一幫人,他們無人代言。

如今國際形勢一直在風雲詭變,外部勢力一直對我們的經濟發展虎視眈眈,而我們卻讓這些千萬創業者淪爲垃圾,困死在角落,清掃在一邊,這不理智,也不客觀。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我們不能爲了某一些利益集團,去做破壞國民經濟發展根基的事情。要給創業失敗者一個機會,去讓他們去拼搏,去奮鬥,去掙錢,去還債,去推動社會小微民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此爲上策!

社會呼喚創業者,也呼喚創業失敗者——歸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感謝閱讀。

我是,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