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所謂的六出祁山,並不是指諸葛亮六次出了祁山,而是引申或代指爲諸葛亮的北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六次北伐中,其實只有兩次是出祁山。而在三國曆史上,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

衆所周知,諸葛亮用兵不像劉備,你看劉備領導的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蜀漢戰死沙場的將領並不少,漢中之戰有雷銅、吳蘭、任夔等將領戰死,夷陵之戰有張南、馮習、沙摩軻、傅肜等將領戰死。

諸葛一生唯謹慎,尤其是諸葛亮用兵,數次北伐中,除了馬謖、張休、李盛等將領因爲違抗軍令,丟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之外,蜀漢大將在北伐中幾乎沒有損失,都被諸葛亮安全地帶了回來,就連諸葛亮在前線病逝,北伐蜀軍主力也在諸葛亮臨死前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撤退回成都。

在撤退回成都的路上,除了魏延因爲違抗諸葛亮的軍令,又與楊儀有矛盾而被楊儀派出馬岱殺害後,其他蜀軍大將基本沒有損失,但魏延之死是因爲蜀軍內亂,並不是戰死沙場,所以算不上。

隨諸葛亮參與數次北伐的蜀漢大將有:魏延、吳懿、王平、姜維、趙雲、陳式、鄧芝、高翔、吳班、孟琰等將領。

諸葛亮的北伐從公元228年開始,到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其實整個北伐只有6年時間,在諸葛亮六年時間的五次北伐中,關於諸葛亮手下在北伐中戰死沙場的將領,其實並沒有。

魏延是蜀軍內亂被殺的,吳懿、王平、趙雲、鄧芝是病死的,姜維一直活到了蜀漢滅亡前夕,因鍾會謀反導致成都兵變被殺的,陳式、高翔、吳班、孟琰等將領死因沒有記載,從種種跡象來看,絕對不是戰死沙場的,因爲這幾人在諸葛亮去世後還活着。

諸葛亮的手下不僅沒有大將戰死沙場,而且在五次北伐中還斬殺了曹魏兩員大將,一個是王雙,另一個就是五子良將碩果僅存的名將張郃,王雙死於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因追擊撤退的諸葛亮大軍被殺,張郃死於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同樣是因爲追擊撤退的諸葛亮大軍被殺。

簡單地回顧一下諸葛亮的五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

諸葛亮令趙雲、鄧芝爲疑兵,出斜谷攻郿城,令馬謖、王平率軍鎮守街亭,讓魏延與高翔作爲馬謖的左右兩翼擔任護衛,諸葛亮則親率吳懿及主力出祁山攻打隴右,因爲馬謖失了街亭,導致諸葛亮的後路有可能會被魏軍切斷,因爲諸葛亮果斷退兵,第一次北伐失敗,馬謖、張休、李盛因爲違抗軍令被殺,將軍黃襲被奪了兵權。

第二次北伐

諸葛亮爲響應東吳的石亭之戰,倉促出兵陳倉攻打守城的魏軍將領郝昭,因爲曹真提前預判諸葛亮下一次會攻打陳倉,因此提前加固了城防工事,諸葛亮率領數萬大軍攻打郝昭鎮守的陳倉城,二十多天沒有攻下,糧食快喫完了,只得撤軍,魏將王雙率軍追擊,被諸葛亮軍所殺。

第三次北伐

諸葛亮派出將軍陳式率軍攻打武都、陰平二郡,自己親率主力在建威牽制魏軍將領郭淮,郭淮沒有出擊,因此陳式成功拿下武都與陰平二郡。

第四次北伐

諸葛亮率軍出祁山,圍攻魏軍在祁山的據點,並向北收割了魏軍在上邽的麥子,由於曹魏關中軍事主帥曹真病逝,因此司馬懿被調到關中擔任魏軍主將,與諸葛亮對峙於滷城,諸葛亮成功利用計謀,引誘司馬懿出戰,這便是著名的滷城之戰。

諸葛亮派王平堅守滷城南山,派出魏延、吳班、高翔率領蜀軍主力與司馬懿作戰,斬殺魏軍首級三千,繳獲玄鎧五千,角弩三千一百張,大獲全勝,最後因爲李嚴運糧不濟撤退,在撤退途中魏軍車騎將軍張郃率軍追擊諸葛亮,被諸葛亮伏擊射殺。

第五次北伐

諸葛亮率軍出斜谷到達郿城,並在五丈原安營紮寨,同時下令蜀軍就地屯田,準備做長期打算,與魏軍對峙,與此同時,諸葛亮還聯絡東吳孫權共同出兵攻打曹魏,由於東吳軍隊在前線迅速潰敗,諸葛亮只能獨自在五丈原緊守,而魏軍主帥司馬懿則閉門不戰,堅守以消耗蜀軍糧食,最終諸葛亮因爲操勞過度病逝於五丈原。

除了這五次北伐,其實還有一次魏國預謀南下攻打蜀漢,發生在公元230年,由曹真、司馬懿、張郃兵分三路攻打蜀漢,由於天氣問題,道路難走,曹真走了一個月也沒有走出子午谷,只得退後,攻打未遂。

諸葛亮一死,北伐就結束了,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在整個北伐戰爭中,沒有損失一員大將,相反諸葛亮的敵人曹魏政權卻損失了王雙和張郃兩員大將,尤其是張郃,這個時候已經是六七十歲經驗豐富、身經百戰的老將了,卻仍然被諸葛亮用計謀伏擊而死。

光是憑這一點,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就遠勝劉備,劉備在歷次戰爭中損兵折將,而諸葛亮除了第一次北伐因爲用人失誤,馬謖違抗軍令導致蜀軍損失一部分士兵,估計有數千人,但主要將領一個也沒有少,足以說明諸葛亮軍事能力優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