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惠州,他发现每天吃荔枝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海南,他更发明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好吃的东西,就这样,本来仙气飘飘玉树临风的苏轼,愣是吃成了油腻的胖子中年大叔苏东坡,吃成了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厨,吃成了酿酒理论家。而苏东坡恰恰是个有趣的人,他的一生大概有两件事情最为有趣。

题记:人生若要有趣,要么哄好自己的味蕾,要么哄好自己的灵魂。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是个饕餮客。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比吃更有趣的事情了。而苏东坡恰恰是个有趣的人,他的一生大概有两件事情最为有趣。

第一,他怀着“致君尧舜上”的大志,满怀热情地投身政治,希望能做出“再使风俗淳”的大事业。但是命运总是满拧,把他向相反的方向推。

王安石变法,苏东坡指出新法中的种种弊病,认为狂飙突进不可取;司马光尽废新法,苏东坡又指出,一竿子打死新法更不可行,新党和旧党都觉得苏东坡是个刺头,干脆就贬吧。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天涯海角,苏东坡一直在路上。

这个事情本身很无趣,但是有趣的苏东坡愣是把这种人生的苦痛,搞得生机盎然,可以说,没有这些贬谪生涯,苏东坡也就是个庸俗的失意的官员而已。

第二,苏东坡本身就是个有趣的人,他特别善于在无趣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在人生的荒凉中,找到美丽的心情。他在黄州,弄了东坡一块地,盖上茅草屋,还起了个特别诗意的名字叫“雪堂”,自己也模仿白居易,成了东坡居士。从此,黄州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也成就了他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

在惠州,他发现每天吃荔枝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海南,他更发明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好吃的东西,就这样,本来仙气飘飘玉树临风的苏轼,愣是吃成了油腻的胖子中年大叔苏东坡,吃成了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厨,吃成了酿酒理论家。

在厨师中,他是最全才的文学大师,在诗人中,他是最会做菜的厨师。

也许正是吃,给了他在荒凉的世界中有趣地活下去的理由。

苏东坡在徐州做太守时,就是个吃货。黄河泛滥徐州城危在旦夕,苏东坡带领军民三个月不眠不休浴血奋战,终于击退了洪水,保住了徐州城。徐州的男女老少都带着好酒好菜来看望苏东坡,苏东坡被徐州菜惊呆了。

要知道,徐州人民在做菜方面可都是好手。据说中华历史上第一位专业厨师彭祖就是徐州人,那个把儿子给煮了做成汤送给齐桓公喝的天下第一大厨易牙,晚年居住在徐州,也为徐州带来丰富的菜肴技艺。

但苏东坡也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大厨,他一点也不含糊,为了答谢父老乡亲,据说他直接整出了流传后世的“坛子肉”,又叫“回赠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坡肉”。除了东坡肉,苏东坡还整出了三道大菜,与东坡肉一起,合称“东坡四珍”。

被贬到黄州期间,苏东坡的厨艺爆棚,发明了“杏花鸡”。在杏花烟雨的江南,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雅集上,苏东坡做了一道炸鸡,色香味俱全,叫做“杏花鸡。”这名字听着就有诗意,也让苏东坡忘记了人生的失意。

做鸡吃鸡,是苏东坡的乐趣所在,除了“杏花鸡”,苏东坡还发明了“五关鸡”。除此之外,他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叫“金蟾戏珠”的名菜,用走油青蛙拼盘蛙肉丸子,这创意,不是资深饕餮,绝对想不出来。

“东坡四珍”可能并非全部在徐州发明,但徐州人们好吃的天性,让他们保留了“东坡四珍”,而成为徐州地方的名吃。这一方面说明徐州人民有着和苏东坡一样有趣的灵魂与味蕾,另一方面也说明徐州人的有情有义,他们感念苏东坡在徐州留下的精神财富。

苏东坡是四川人,他是否带有四川人无辣不欢的基因呢?事实上,苏东坡做菜的风格,偏向清淡一派,这也与他的人生意趣有关。苏东坡是个多面体,在他身上,集中了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清静和佛家的放下,特别是在四川那个道教色彩浓厚的地方,苏东坡身上又深深地镌刻上了道家思想的影子。而道家是清淡安静的,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苏东坡的一首词,其实反映了他做菜的风格。

《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东坡在一次春寒料峭的野餐后,端着淡淡的茶盏,淡淡地告诉我们,“人间有味是清欢”!

因此,苏东坡做荤菜,喜欢用小火慢煮,苏东坡做的东坡肉、东坡羊肉,讲究少放水,慢慢炖。他的《食猪肉》诗,这样写道:“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不仅写出了东坡肉的制作精髓,其实也反映他的人生智慧——人生有时候需要慢点走,等等我们的灵魂。

在“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指导原则下,苏东坡喜欢做素菜。苏东坡用大白菜、萝卜、荠菜,揉碎去汁,放在米中,加生姜蒸熟,名为“东坡羹”,苏东坡认为这是上佳的食疗方子。朋友身上长了恶疮,苏东坡就推荐这款产品。

对苏东坡来说,面对荒腔走板的生活,除了一颗有趣的灵魂之外,还需要酒精的麻醉。苏东坡能在风雨如磐的宋代党争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大概与酒有关。苏东坡的厨艺是大师水平,他的酿酒技术,同样可以跻身酿酒大师的行列。他写的一部《酒经》,几乎是中国酿酒的科技大词典。

在惠州,苏东坡酿了“罗浮春”和 “万家春”两种酒。为了养生,他还发明了一种叫“真一酒”的酒,苏东坡说自己不吃饭不饮水,专门喝这种酒,属于绝对的大补养生酒。

苏东坡喜欢从民间搜集秘方,他得到了一个道士的秘方,学会了酿制蜂蜜酒,他又得到了一个民间隐士的秘方,学会了酿制桂酒。不知道他从哪儿搞来的秘方,他酿制了“中山松醪”。是以松叶或松花和粮食共酿的一种酒。苏东坡说说它的味风格独特,品质甚至赛过凉州的葡萄酒。

一段有趣的人生,要么哄好自己的胃,要么安顿好自己的心,而苏东坡都做到了,这是他人生快乐的源泉,也是人生有趣的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