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進羅布泊,探祕它最後乾涸的原因

提起羅布泊,我想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太多關於它的故事,大耳朵之謎,神祕消失的樓蘭古國,還有那些被發現的裸露白 骨……這塊看似平靜的地方,總是令人震撼、不解、癡迷。對於它,我們的感情總是略帶複雜,我們想要了解它,卻怎麼都不夠透徹,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它的乾涸之謎。

羅布泊,由於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爲“地球之耳,誕生於第三世紀末期、第四世紀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它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東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海拔780米。

不過令人唏噓的是,曾經的中國第二大內陸湖,如今卻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寸草不生,沒有一條溪水,連鳥兒都不曾從上空中飛過,成爲了一片無人區,被人們稱之爲“死亡之海”。

來到羅布泊,不禁給人一種蒼涼之感。

不過,即使如今的羅布泊早已不見綠洲的蹤影,人們對它的熱情卻依舊從未減少,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爲羅布泊的曾經吧,它略顯蒼涼的當下還時刻透漏着它輝煌和盛美的往日氣息,那歷經萬年的土地霸氣依然。

據史書記載,在四世紀時,羅布泊的水面超過了20萬平方公里,到了20世紀還有1000多平方的水域。世界著名的探險家斯文·赫定曾在20世紀30年代時乘小舟進入羅布泊,最終羅布泊被寫進了他那本聞名世界的探險書籍《亞洲腹地探險8年》,書中是這樣描繪羅布泊的:羅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遠處幾隻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着……

除了探險家斯文·赫定對羅布泊的盛讚,我國的大量歷史文獻中也記載了曾經生機勃勃的羅布泊,張騫當年路過此地時,也被羅布泊的美麗所驚豔到,綠意盎然、水草豐盈,甚是喜人,爲此後的絲綢之路打下了基礎。

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的羅布泊,蒙古音譯名爲羅布淖(nào)爾,意爲多水彙集之湖,這裏彙集了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多條河流,形成了巨大的湖泊。可是,這曾經生機盎然的廣闊水域,怎麼會在20世紀70年代完全消失了呢?

關於羅布泊的乾涸原因一直存在爭議,以下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幾點原因分析,大家僅供參考討論。

1,近幾十年來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對水的需求量增大,人們盲目增加耕地用水、修建水庫截水、決堤引水、建泵站抽水,導致被截去水源的羅布泊成了一個幹湖。

2,由於歷史上國民政府人爲改道塔里木河,使塔里木河入流量急劇減少,下滲嚴重。

3,因羅布泊氣候乾燥、炎熱,蒸發量大,水循環的收入持續小於支出,造成羅布泊面積萎縮,最終乾涸。

4,塔里木河下游的自然植被被大量砍伐,涵蓋水源的能力被破壞。

5,全球變暖導致塔里木河流域不穩定,中游河道擺動頻繁,大量河水滲成地下水。

乾涸後的羅布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化嚴重,成爲了人類無法生存的禁地,令人嘆息。

關於羅布泊的乾涸之謎,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評論區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