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他也没能见到英国皇帝,最终被送到印度,强制穿上清朝官服,坐入玻璃房供人观看。而当广州城破后,他则采取不走、不降、不死的决策,等待被俘后面见英国皇帝,一来述明中国的和平意愿,二来则质问英国君主的所作所为。

在清朝编制中,两广总督一职,一向非常重要。它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统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政务。而每位能成为两广总督之人,无不都是皇帝非常信任赏识,且政绩斐然的人物。如福康安、林则徐、张之洞等人,哪个不是英雄人物?然而,在清朝年间,却有位极为悲惨的两广总督。他早年曾叱咤风云,却被英国人抓捕,最终送往印度被关入玻璃房,整日供人当猴观看,郁郁而终。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两广总督,叶名琛!

1807年,叶名琛出生。他生于书香门第,在家族的熏陶下,少年时便一鸣惊人,18岁就考上贡生。26岁时,他一鼓作气考取进士,38岁就出任广东巡抚。而他除了在学识与治理方面颇有一番本事外,在政治斗争中更是厉害,甭管朝廷局势如何变幻,他都能稳坐两广总督之职,令咸丰皇帝对他信任不已。


不过,他虽在这些方面才能过人,但在面对英军时,却显得极度无力。亚罗号事件发生后,叶名琛已经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随时将会来临。为此,他早已开始修缮城墙、炮台,并安置了大炮。此外,他还积极招募乡勇作战,打造了大批火船,准备将驶来的战舰烧毁。另外,他还搞了很多阴招,如派人搞情报,重金悬赏暗杀敌人高官等等。


但是他在用人方面却出了极大的问题,明明是英法战胜了俄国,他得到的消息却是俄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让他错误的认为,英国不具备第二次战争的力量。另外,他派出的暗杀人员也是新手,因为他在面包房所下砒霜剂量过大,导致人们根本吃不下去面包,连砒霜都被吐了出来。搞笑的举动接二连三,但却让英军将领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即便作战,叶名琛招募的中国的乡勇们,也展现出了极强的力量,这让他非常头疼。


不过,由于清朝所采取的贸易战,令广东士绅失去经济来源,无力承担训练的费用。本来英国都准备放弃广州,袭击皇帝,却意外截获信件,得知叶名琛已弹尽粮绝。最终在汉奸的引领下,攻破广州。


此时广州已无法据守,叶名琛将退敌的愿望寄托在了“长春仙馆”中的吕洞宾和李太白身上。同时他采取不战、不和、不守的政策。而当广州城破后,他则采取不走、不降、不死的决策,等待被俘后面见英国皇帝,一来述明中国的和平意愿,二来则质问英国君主的所作所为。然而,他被俘后却遭到了清朝的薄情寡义。清朝担心英国拿他要挟自己,将他视为辱国殃民的罪人。而他也没能见到英国皇帝,最终被送到印度,强制穿上清朝官服,坐入玻璃房供人观看。


他一直自诩海上苏武,不忘国家,每日让翻译读和中国有关的新闻,如对中国有利,则开心不已。如对英国有利,则扼腕叹息。当他知道没可能见到英国皇帝时,从家乡带来的食物也已吃尽。他不愿再吃异乡食物,遂绝食而死,死前只说:“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为了搞臭他的名声,英国人不遗余力,而清朝也将他作为顶罪人物所抛弃。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曾干过不少镇压暴乱,屠戮百姓之事,但却绝非纯正的反面人物。也让人难以评判,难以下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