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丁以貓頭鷹造型打造的“婦好鴞尊”,一方面可以彰顯婦好這位女子的英勇和赫赫戰功,是對婦好一生付出的最大肯定。在甲骨卜辭中曾有這樣一段記錄,意思是武丁曾詢問神明:“貞,婦好,其死”。

1976年,考古學家們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了一座未被盜掘的商王室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銅器、玉石器、象牙器等,共計有近2000件隨葬品。在這些文物之中,有一對叫做“婦好鴞[xiāo]尊”的文物格外引人注目。

據記載,鴞,又稱梟,俗稱“貓頭鷹”。

所以簡單點說,婦好鴞尊,就是一件造型類似貓頭鷹的青銅酒尊,其身高45.9釐米、口徑16.4釐米、重16.7千克,整個身姿矯健威武,彷彿是一位得勝凱旋的將軍,隱隱透露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和驕傲;在其口下內壁處,刻有銘文“婦好”二字,故稱之爲“婦好鴞尊”。那麼,這件文物的背後又有着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巾幗不讓鬚眉

婦好,是商朝第22任君主武丁的王后。

雖然婦好貴爲王后,但她卻並沒有整日守在後宮等待君王寵幸,而是選擇和丈夫一起馳騁疆場,保家衛國,做一對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夫妻。

據史書上記載,婦好曾多次率軍出征,前後擊敗北土方、南夷國、南巴方,以及鬼方等二十多個小國,爲商王朝立下不朽戰功。其中,在對羌方一役中,武丁將商王朝一半以上的兵力都交給了她,這場戰役大獲全勝,也是武丁時期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

不僅如此,在攻打巴方國(今湖北西南部)的時候,婦好還曾和丈夫武丁一起領軍,並且分工合作,婦好在西南方設下埋伏之陣,武丁則率領各路侯伯從東面發動攻勢,將敵人趕入婦好的鐵桶陣中,一鼓殲之,南境遂平定。

最後,在兩人的並肩攜手之下,商王朝終於引來了傳說中的“武丁中興”,武丁成爲了一代雄才大略的君王,婦好也成爲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

這也正好印證了中國那句老話: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神鵰王侶

婦好和武丁不僅在事業上相互扶持,在感情上也是相互扶持。

據記載,每當婦好單獨出征、凱旋的時候,武丁總是抑制不住喜悅出城相迎,有一次竟然不惜跑到八十多公里外迎接。

還有一次,婦好和武丁分別率軍出征,歸來時兩人竟在郊外相遇,久別重逢的激動使他們忘記了國王和王后的身份,兩人竟將部屬們甩在後面,一起並肩驅策,在曠野中追逐馳騁。

琴瑟和諧,羨煞後人。

武丁和婦好,就是這樣一對天造地設、人人羨慕的“神鵰王侶”。


生死兩茫茫

誰也沒有想到,在婦好三十三歲時,她突然就因病去世。

武丁根本接受不了愛人已逝的現實。

在甲骨卜辭中曾有這樣一段記錄,意思是武丁曾詢問神明:“貞,婦好,其死”。意思就是:“神明啊,我的婦好真的死了嗎?”

甲骨卜辭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是武丁對神明說:“貞,王夢婦好”。意思就是:“神明啊,我又夢到婦好了。”

在之後的日子裏,武丁仍頻頻卜問婦好逝世後的情況,以至於在現如今我們已出土的150000件甲骨片中,竟然有200多件都提到“婦好”。


貓頭鷹的守護

在婦好下葬的時候,武丁特意爲她打造了一對“鴞尊”做陪葬品,並在其口下內壁都刻下銘文“婦好”二字,作爲其在九泉之下的守護神。

鴞,也就是貓頭鷹。雖然在我們現在人看來,貓頭鷹屬於惡鳥,是不吉利的象徵,比如有句俗語叫做“夜貓子進宅,來者不善”,說得就是貓頭鷹。

但在商朝時,貓頭鷹卻是人們非常喜愛和崇拜的一種神鳥,當時商人把貓頭鷹稱之爲“戰神鳥”,是克敵制勝的象徵。因爲,貓頭鷹素有“急行無聲,擊如迅雷,擊而必中”的捕獵特徵,這恰好也正是古代行軍打仗所應具備的素質。

武丁以貓頭鷹造型打造的“婦好鴞尊”,一方面可以彰顯婦好這位女子的英勇和赫赫戰功,是對婦好一生付出的最大肯定;另一方面,這一對“鴞尊”,正好對應武丁和婦好這一對馳騁疆場的“神鵰王侶”,象徵他們偉大愛情的守護者。


寫在最後

3000多年後,當我們再次讀到武丁與婦好這段美好而偉大的愛情時,內心仍然忍不住爲之動容。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羨慕武丁和婦好,並希望自己也能夠和他們一樣,爲自己和最愛的人打造一件“鴞尊”,作爲雙方愛情的守護者。

現在,大家的這個夢想終於有機會實現了!由《國家寶藏·你好歷史》官方推出的這款“婦好鴞尊立體紙雕燈”,讓你也可以親手爲自己和愛人打造一件屬於你們的鴞尊,用來守護你們的愛情。

這款婦好鴞尊紙雕燈採用全手工打造,自己和愛人diy時非常簡單,不需要藉助其他工具。外型組裝好後,只要插上常見的USB接口,就能一鍵點亮,爲紙雕燈注入靈魂。不僅如此,手巧的小夥伴還可以繼續創作,在燈上畫上喜歡的圖案,設計出一款獨具個人色彩的鴞尊。

在每個夜晚來臨的時候,這款婦好鴞尊立體紙雕燈,也將代替我們,守護我們最愛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