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出土的甲骨卜辭記載,婦好曾先後多次受命征戰沙場,平叛了當時許多周邊的國家及外族侵略,爲商王朝開闢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除了大量的甲骨卜辭證明了婦好在軍事上的才能和權力,婦好墓中還出土了2件青銅鉞,也爲婦好掌握着征伐之權提供了有力的實證。

1976年,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北發現了一個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後經考證,這個墓的主人便是三千多年前的傳奇女性“婦好”。婦好墓中共計發現帶有“婦好”字樣的甲骨200多片,爲揭開婦好神祕的面紗提供了有據可查的證據。
根據出土的甲骨卜辭記載,婦好曾先後多次受命征戰沙場,平叛了當時許多周邊的國家及外族侵略,爲商王朝開闢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婦好最爲出名的一戰,是在率兵征伐巴方時,當時她率領着著名將領沚佈陣設伏,斷了巴方軍的退路,武丁在東面擊潰了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和婦好配合殲滅了巴方軍。這一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除了大量的甲骨卜辭證明了婦好在軍事上的才能和權力,婦好墓中還出土了2件青銅鉞,也爲婦好掌握着征伐之權提供了有力的實證。兩件大鉞中,有一件大鉞長39.5釐米,刃寬37.5釐米,重達9千克,鉞上飾雙虎撲噬人頭紋,刻有“婦好”二字銘文。
《詩·長髮》中曾記載:“武王(湯)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大概意思是商湯(武王)伐桀,湯自己在戰車上執着大旗,臣子有虔執着大鉞,以示受天命而征伐。《史記·周本紀》中也記載“(周)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這裏的黃鉞、白旄都是象徵權力和威儀的用器,用來指揮三軍。這樣看來,婦好墓中出土的鉞是婦好統帥權威象徵物的儀仗用器,可見婦好掌握着征伐之權。
除了殺敵立功,婦好也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種大型祭祀活動,又任占卜官,是當時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從商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再看婦好出任的官職,可見她在商王朝的地位舉足輕重。
婦好是我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可惜的是婦好年僅33歲就去世,雖然在當時說不上早夭,但相比59歲去世的丈夫武丁來說,還是早了些。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