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的仆从国主要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维希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中立国诸如瑞士、瑞典、土耳其、西班牙等,在二战中都和纳粹有过深度的合作,与德意沆瀣一气,为虎作伥,全力服务于德国的战争机器。如果没有仆从国提供的战略纵深,德军无法构建层层防御体系,红军的战线将更短,更容易集中兵力,突击领土狭小的德国势必事半功倍,十次斯大林突击直接就将德国平推了,如此战争根本不用打到1945年。

二战的德国就如开挂一般,四处出击,脚踢法兰西,拳打英吉利,肘击苏维埃,膝撞美利坚。可谓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希特勒同时向当时三大强国诉诸战争,如此壮举上溯五千年下探一世纪,除大清朝慈禧皇太后一怒之下向八大强国宣战外,无人出其左右。但是德国的狂妄是有一定资本维系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它的众多仆从国(含征服国、盟国,下同)的鼎力支持,可以说没有仆从国的无私奉献,德国的战绩将大打折扣。仆从国对德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仆从国为极大地增加了德国的工业产能
德国的仆从国主要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维希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中立国诸如瑞士、瑞典、土耳其、西班牙等,在二战中都和纳粹有过深度的合作,与德意沆瀣一气,为虎作伥,全力服务于德国的战争机器。最奇葩当属由法西斯分子弗朗哥独裁统治的西班牙,甚至派出著名的“蓝色师团”征战苏联。还有土耳其一直拒绝与德国断绝联系,甚至不允许英国飞机使用盟军帮助修建的空军基地。
以上诸国中以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意大利最为强大,其工业实力仅次于美苏德法,位居世界第五、第六和第七。其中维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工业产能基本被德国据为己有,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补充。法国100%的航空工业,100%的冶金工业,100%的船舶工业,100%的汽车工业,80%的建筑公共工程,以及60%的橡胶工业为德国服务;为德军生产大量军用汽车和装甲车,建造潜艇及生产战斗机零件,修理战损的装备。德国还用缴获的法军坦克底盘配上自己生产的炮塔组装出全新的坦克,备受希特勒的好评。
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斯柯达兵工厂为德军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如高射炮,机关枪和大炮战车等,其大口径火炮和装甲车辆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该厂在1937年的火炮产量,几乎是英国本土兵工厂的总产量。此外该厂还经营机床,火电设备,生产载重汽车、有轨和无轨电车、电力机车等各种重工业产品,可以说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的支柱。
意大利作为世界第七工业强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9%,与日本持平,但工业技术水平高于日本,很多工业技术连德国人都垂涎三尺。意大利可以生产飞机、大炮、坦克、汽车、军舰等重要武器装备,意大利的航空工业更是世界名列前茅,能够生产远程战略轰炸机。意大利强大的工业实力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技术等支持。战争期间德国还强行垄断轴心国集团的电力和能源产业,意大利的贡献颇多。
在当时整个欧洲的工业体系都在为纳粹德国的军事生产服务,几乎欧洲所有掌握着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都为德国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战争后期德国各种所谓的“黑科技”武器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欧洲历来就是世界的工业中心,集中了世界将近一半的财富和资源,二战全面爆发后德国实际拥有了除英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在整合各个仆从国的工业产能后,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份额超过30%,其工业实力远超英国和苏联,与美国不相上下。
第二,仆从国为德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军工业资源
德国的煤化油产能不足,仆从国罗马尼亚和维希法国是其主要的石油来源,法国石油和汽车燃料的80%产能都被德国人强行征收了,而罗马尼亚从战争爆发一直到苏军解放东欧诸国期间一直为德国的战争机器输血,轴心国唯一有石油量产能力的,始终只有罗马尼亚油田而已。石油被称之为工业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没有仆从国为德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德国引以为傲的机械化部队就会成为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希特勒及其将军们也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就如拔了牙的老虎,空有威风凛凛的皮囊。
法国投降后境内的贵金属几乎被德国洗劫一空,还掠夺了几乎所有的钢铁和其他金属材料,用于生产武器装备;此外法国还为德军提供占其总产量一半的煤炭。瑞士为纳粹其提供矿石、钢材和精密仪器,并充当了轴心国中央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瑞典向德国提供轴承、铁矿石、钼矿、稀土,土耳其向德国出口铬铁矿等。
(二)农产品资源
德国占领波兰这个粮食国后,德国国内将近半数的居民生活状况有所改善,食物变得更加充分。法国在投降后的1941年就基本恢复农业生产秩序,开始稳定的向德军输送粮食,德国人把法国比作“会下金蛋的鸡”。法国实际上成为德国除了本土之外最大的粮食供应地区,用粮食养活了上百万德军,约占德国粮食需求的三分之一。战争后期,德国几乎丢掉所有东方占领区,法国承担的粮食供给量比例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盟友意大利也向德国提供粮食、橄榄油、水果等各种物资。
德国同样重视对占领区的农产品掠夺,根据《柏林金融日报》1943年12月2日的报道,德国士兵在被苏联猛打到被迫撤退之时,也没有忘了收刮使命。每个战区都有很大一批列车不是载着士兵撤退,而是装满了羊、牛、马等肉类,这是德军撤退前对当地人最后一次无情的掠夺。德国不仅掠夺占领区的资源,还向一些占领国索取巨额的“占领费”,二战中维希法国被迫向德国支付了五千三百多亿法郎占领军费用,极大地充实了德国的财政收入。
(三)人力资源
随着战争的扩大,德国工厂中的青壮年被征召入伍,军工厂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而德国可供使用的青壮年劳动力却越来越少,仅1944年就有160万德国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召入伍。德国就大量招募仆从国劳工从事工业生产,还胁迫占领区的平民和战俘进入工厂劳动,德国军工生产使用的外国劳工和战俘达500万之多。
二战中,德国动员了1700万人参战,仅仅一线作战部队就高达900多万,德国本土人口仅六千多万,如果仅仅在本土招兵,德军规模是很难超过六百万。二战苏联人口两亿多,兵力一千万,占比仅为二十分之一。很明显,德国的征服地和仆从国给予德军强大的兵员补充,从德军成建制的外籍兵团中就可窥得一二,诸如丹麦自由军团、挪威团、维京师、北欧师等“番号”的部队层出不穷。此外德国还注重占领区伪军的建设,他们成功的挑起了车臣等民族对苏联的仇恨,甚至利用投降的苏联高级将领弗拉索夫以苏联战俘与白俄罗斯流亡者所组成了“苏奸”伪军——“俄罗斯解放军”。加上德国扶持的伪军和各仆从国军队,德军集团在二战的总兵力超过2000万,仅仅法国境内就有上百万伪军。
第三,仆从国直接出兵协同德军作战
直接出兵参战的仆从国有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其中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都派出数十万大军,法国、比利时、阿尔巴尼亚和其他国家组建了大型特遣队参与了对苏作战,中立国西班牙则以志愿军的名义派出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蓝色师团”。
仆从国中,罗马尼亚可以说是为德国提供支持最多的国家了。整个二战期间,罗马尼亚军队作战相当英勇,死伤将近30万军人,在众多仆从国中损失最为惨重,堪称第四轴心国。苏德战争初期的敖德萨战役就是以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为主进行的一次攻坚战,轴心国进攻敖德萨的目的之一就是摧毁苏联的空军基地,解除克里米亚和敖德萨地区的苏联空军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巨大威胁,尤其是第九大城市普洛耶什蒂,该市是罗马尼亚为最关键的石油出产中心,仅普洛耶什蒂的原油精炼厂在二战就为整个轴心国提供30%石油成品。
从1941年8月8日至10月16日的敖德萨战役最后以罗军的胜利告终。德军借此切断了苏军从黑海通向乌克兰的运输线,并顺利地控制了整个乌克兰。罗马尼亚军队在这次战役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8.1万人,失踪11471人。苏军在敖德萨战役中伤亡4.1万。
1942年11月“天王星”行动期间在斯大林格勒北部顿河沿岸,负责掩护的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面临苏军的西南方面军三个集团军的强大攻势下,罗马尼亚军队较为顽强的抵抗,红军花费了五天的时间才完成原定三天完成的作战任务,此次战斗中罗马尼亚的两个步兵师挫败了苏军的近卫第14步兵师和第96步兵师的进攻。
而匈牙利唯一一支建制完整的装甲师--第一野战装甲师在其短暂的战斗生涯中,全师官兵为自己赢得了3000多枚匈牙利和德国勋章,并多次出色的扮演支援和后卫的重要角色,对于一个小国来讲,这已经是相当难得了。整个战争期间匈牙利动员数十万人对苏作战那,被绑在末日战车上的匈牙利,损失约二十多万人。
二战爆发后,芬兰动员了五十万人协同德军对苏联北方展开了全面的攻势,仅不到三周就收复了芬兰冬季战争中丢失的全部领土。芬兰牵制大量苏军,极大的配合了德军在列宁格勒的行动。整个战役期间,德国、芬兰共伤亡二十多万人,苏联伤亡五六十万人,其中芬兰经伤亡不到8万人。
苏德战争中意大利同样给予德军巨大的援助,意军虽然战斗力不如德军,但也是非常强悍的,并不像充斥着网络的历史鸡汤段子那样不堪,整个军队常常草木皆兵、望风而降。意大利二战的爆笑段子主要是一些网友(主要是德粉)为了突出德军战斗力而故意丑化意军,拿意大利作为炮灰形象来彰显德军的辉煌战绩而刻意杜撰的,由于对初读者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被网友以讹传讹,结果三人成虎,直接误导一大片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意大利二战的一些列爆笑史便不胫而走,充斥着整个网络和坊间。
战争初期,意大利承担了南线的主要作战任务,且承担了德国在南线作战的全部军费。战绩虽不如德国辉煌,但是基本征服巴尔干半岛,稳定了德国的侧翼局势,德国便有恃无恐的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意大利出兵二三十万,主攻方向是乌克兰南部地区,战争初期在乌克兰可谓是长驱直入、摧枯拉朽,被其俘虏的苏军就达到了十多万,尤其是在9月份的佩特里科夫卡之战中,意大利远征军对苏联第12集团军部分部队完成了合围,最终俘获苏军1万人,而自身只付出了87人阵亡、190人负伤、14人失踪的微小损失。此外还在没有德军以及其他仆从军的协助下,独自攻占了今天乌克兰的顿涅茨克等重要城镇。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意大利军正面防线达一二百公里,在苏军大反攻行动中遭遇绝对优势的红军装甲部队突击,不久由罗马尼亚军和匈牙利军驻防的侧翼被突破,意军后路被截。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重武器也不充足的情况下,意军顽强坚持了近一月,其中一个三万人的意军集团军经过苦战,成功突围四千多人。这支成功突围的意大利军队用血的行动诠释了意军的古罗马荣光,相比较被合围且最终全军覆没保卢斯军团近三十万德军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表现非常出色,庞大的意大利军队极大地充实了轴心国军队的实力,没有意大利军队的参战,隆美尔的几万人能很难与一二十万的英军周旋。战争中意大利为德军提供掩护侧翼,以自我牺牲精神地充当后卫,德军凭此安心进攻,安全撤退。两次古比井战斗意大利军队打得英军落荒而逃。隆美尔也曾说过“德国士兵震惊世界,而意大利狙击兵震惊了德国士兵”。意大利凭借着强大的海空军,一方面为北非的德意联军运送补给,另一方面在地中海与英国势力展开有力角逐,在地中海的战斗中,英国舰艇损失高达41.2万吨,意大利的海军损失约为26.9万吨,意大利一度占据上风,几乎将英国舰队逐出地中海。
第四,仆从国为德国提供了广阔的前进基地和战略纵深
(一)为德国提供前进基地
二战期间德国之所以能攻打英伦三岛、苏联、北非主要得益于仆从国为其提供了前进基地。如果维希法国、荷兰、比利时坚决抵抗德军,德国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进攻英国,或者没有安宁的后方进攻英国,因为德国飞机如果从本土起飞,实际有效作战半径将大大减小,战斗力也会大为折扣,几乎难以对英国造成威胁。
如果罗马尼亚和芬兰没有倒向德国德国只能从苏波边境和东普鲁士突袭幅员辽阔的苏联,庞大的兵力无法有效展开,攻击效果也会大为降低。如果德军执意展开兵力实施偷袭计划,就必须以武力手段取得前进基地,就像侵占荷兰比利时一样攻打罗马尼亚等国。如此一来德国的战争机器将进一步损耗,且旷日持久的作战会给苏联提供一定的准备时间,因为在巴巴罗萨计划前苏联红军正处于结构重组的阶段,武器也都处于测试的阶段,战斗力逐步提高。如果意大利不是德国盟友,德国无法在北非投放兵力,德国取道苏伊士运河,进取中东的计划将永远停留在纸面上。因为德国在北非没有任何据点,其控制区也远离北非,也没有强大的海军护航军队和补给登陆北非。
(二)为德国提供战略纵深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世界)战场的转折点,红军取得战争主动权是在1943年初,但是攻入德国本土是两年后的事情。纳粹之所以苟延残喘两年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仆从国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纵深,这两年的战斗几乎全部发生在德国本土之外。1944年开始的十次斯大林突击耗时一年,不仅收复了全部沦陷的国土,还解放了德国东部的仆从国,部分兵力还突入德国境内。从1944年10月21日,红军率先攻入德国本土,德国的外围战略纵深已经全部丧失,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德国依靠本土战略纵深只坚持了六个月。如果没有仆从国提供的战略纵深,德军无法构建层层防御体系,红军的战线将更短,更容易集中兵力,突击领土狭小的德国势必事半功倍,十次斯大林突击直接就将德国平推了,如此战争根本不用打到1945年。
丘吉尔曾说“万幸,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友,而不是我们的。”广泛的被网友用来调侃意大利的蹩脚。实际这只是丘吉尔借对意大利的讽刺聊以自慰罢了,是一种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如果意大利倒向同盟国,德国将失去意大利这一有效纵深。英军直接可以利用意大利本土作为跳板直接威胁德国南方本土及南方的征服地,一扫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在欧洲大陆的势力被逐出的不利形势,德国的处境会更加不利,将面临三线作战的窘境。同时德国失去世界第七工业强国的支持,势力势必减弱,想染指英国在北非的殖民地无异于痴人说梦,英国也不用大费周章的和德意联军在北非和地中海死磕到底,可以腾出更多被牵制的机动力量去做开辟第二战场的准备。果真如此,估计丘吉尔睡着就能笑醒。
所以说,希特勒的仆从国于德国而言就如同命脉一般,支持着德国的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正因为仆从国的鼎力相助,纳粹德国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强国,具备和美苏英各国掰手腕的实力。没有仆从国,德国就犹如雄鹰无翼,根本无力发动二战,希特勒和斯大林很可能互换角色,依斯大林的作风,他很可能将“大雷雨计划”付诸行动,向欧洲各国输送“革命”。毕竟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做派比之沙俄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苏德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他仍不忘于1944年吞并中国的唐努乌梁海,更是在雅尔塔协定中和美英密谋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换取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史称“东方慕尼黑阴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