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婦女生完寶寶後,都會自己奶孩子,最不濟就去超市買點奶粉,不會像古代人一樣,要請乳孃,按理說古代婦女跟現代也差不多,爲什麼古代那麼多母親生完孩子後,需要請個乳孃呢?
尤其是明清時期,請乳孃的幾乎成爲官宦之間的傳統,其實除了一些特殊原因,比如親生母親沒有能力哺乳,其實還有另外的原因。
第一、官宦之間往往講究面子、排場等東西,如果能請乳孃來哺乳,這樣別人看了才顯得高端大氣,這其實是一種炫耀心理,甚至家裏根本不需要請乳孃的,但爲了炫耀也要請上幾個,而且還要讓外人故意知道。
根據《禮記·內則》中的規定,只有天子、諸侯、大夫等官宦之家,纔能有資格請乳孃,一般那些平民是沒有資格的,可見能請得起乳孃,完完全全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第二、古代男尊女卑,許多女人嫁到夫家後,她的本質工作就是生孩子,作爲生孩子的一臺機器,哪有那麼多時間給你哺乳孩子呢,趕緊調養好身體,繼續備孕生孩子吧,這其實是一種悲哀,但卻也沒有辦法。
第三、古代貴婦往往不喜歡哺乳孩子,她們覺得這樣會令自己容顏衰老,因爲母乳本身具有美顏養生的功能,史料中有記載,漢朝有個叫張蒼的丞相,晚年靠母乳充飢,一直活一百多歲,可見母乳的功能很強大。
據說清朝晚年的慈禧太后,爲了保持容顏秀麗,每天都要用母乳擦臉,這種生活雖然有些奢侈,但也是爲了自己的“美貌”,因爲張蒼、慈禧這些人,都屬於社會上流人物,所以他們自然可以隨意清奶孃了。
除了以上三個原因之外,古代官宦之家之所以請母乳,還有不少其他原因,比如爲了斷絕親生母子之間的聯繫,尤其是皇家宮廷內鬥很嚴重,如果讓母親跟親生孩子關係太密切,日後就會結黨,讓黃權不穩定。
而那些作爲乳孃的女子,往往也是剛剛生完孩子,而她自己的親生孩子都沒機會哺乳,卻要去哺乳別人家的孩子,可見當時的乳孃內心恐怕也是相當委屈,比如末代皇帝溥儀的乳孃王連壽。
王連壽進了親王府成爲溥儀的奶孃,而她自己的孩子在鄉下竟然被活活餓死,王府人爲了不引起她的情緒波動,一直隱瞞着她孩子去世的消息,直到三年後她才知曉,可見古代乳孃的運命和地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