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相先生,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心理諮詢師,青雲計劃獲獎者。點擊左上角的賬號頭像進入主頁,在菜單欄,您就可以看到至少15篇青雲計劃獲獎文章。內容涉及個人成長和發展、親密關係、家庭關係、心理解夢、潛意識、人格等若干方面。如果您認可,覺得對您的成長和發展會有幫助,歡迎訂閱。以下是正文部分

聽話、懂事,是絕大多數原生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這個專欄要探討原生家庭,就避不開這個話題,在前一節我說會探討一下獨生子女、重男輕女家庭對子女的影響,現在稍作調整,我會把這部分放到後面。

之前有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下面有個網友的留言:

所有聽話懂事的小孩,大人,內心都承受着一份委屈,壓抑了本性。一生都過的不易,一直和內在的那份壓抑抗爭。做父母真的必須的學習,學習尊重孩子個性,用老子的不言之教,少打壓,少指責,多鼓勵。

這位讀者的留言很精彩,其中提到了抗爭,其實太聽話懂事的孩子,很多時候已經不會抗爭了。

在泰國,訓象師在大象很小的時候,便用細繩將它們拴在木樁上,按照訓象師的口令、要求,小象仰臥起坐,左右行走,在人們看來,大象真聽話、真懂事。

心理學:太聽話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壓抑、虛假、不真誠

當小象變成真正的大象之後,可以輕易掙脫繩子,甚至弄到木樁了,它們已經不掙扎了。

其實所謂的聽話、懂事,很多時候只是原生家庭中的父母避免麻煩,彰顯自己主體的方式罷了。但是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卻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因爲每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都壓抑了一個真實的自己,這個自己是在生命早期,在原生家庭裏,不被父母允許的。

{!-- PGC_COLUMN --}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克特是研究母嬰關係的先驅者,也是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心理學家。溫尼克特認爲如果在生命的早期,撫養者能回應孩子的真實需求,那麼這個孩子就會發展出真實的自我,並且這個自我會堅實可靠。

那麼在他走出原生家庭之後,這個真實自我會成爲他成長和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他會活出生命力。

而一味的聽話懂事,恰恰不是回應孩子真實需求,而是彰顯父母的意志,那麼孩子就會發展出虛假自我。

心理學:太聽話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壓抑、虛假、不真誠

當然聽到此處,有人會說,不聽話懂事那豈不亂了,孩子胡來怎麼辦,這裏有兩個觀點: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言傳身教,鼓勵、引導、循循善誘,是第一步,而不是以聽話、懂事的形式打壓,圖省事。

第二,絕大多數情況,父母口中的聽話懂事是在社會規範之上的,也就是說孩子並沒有不遵守社會規範,而是在孩子彰顯自己主體的時候,讓父母不舒服、不願意,這時候父母採取的就是讓其聽話懂事的方式,來打消孩子的主體意願。

網絡紅人杜子建在頭條上也算名人,他算然初中就輟學,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和心理學家溫尼克特殊途同歸。

他養育兒子蛋蛋的方式就很有意思,他允許自己的兒子玩遊戲,但是他會和兒子一起制定一個玩遊戲的時間段,注意,不是獨裁,是一起商量。

他的兒子自己想給自己改個名字,老杜問了原因,二話不說,帶着兒子驅車前往老家派出所改名,凡此種種,老杜沒有用一個聽話懂事打掉兒子的自我意願,而是尊重兒子。

不難猜想,老杜的兒子會發展出一個真實的自我,回應自己的真實需求,這是多麼好的成長阿。

心理學:太聽話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壓抑、虛假、不真誠

反觀那些發展出虛假自我的人,他們在長大之後依然會延續這種心理,要麼依賴,要麼討好,要麼自卑,難以創造出自己的關係世界。

他們對自己很難真誠,因爲他們在原生家庭裏沒有被允許,那麼在成年之後呢,他們就會虛假、不真誠,因爲這是他們在原生家庭裏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或許他們已經忘了自己的真實部分,但是他們會活得不舒服,人生感覺卡殼了,那麼是時候看見這些,改變這些了。

看見,是改變的第一步,加入我們一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