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女,22歲,今年大四即將畢業,年前爲了拍畢業照的時候顯得瘦一點,好看一些,於是開始節食,開啓了瘋狂減肥模式:

早餐基本不喫,中午水果代替,晚上喝點麥片完事,主食也幾乎沒再碰過,兩個月下來減了將近10斤,“效果”看起來似乎非常不錯。

但沒過多久,李靜就發現自己的大姨媽好像比以前少了,由原來的5~7天變成了3~4天,量也少了很多,去醫院檢查後被醫生告知,月經量少恰恰是因爲她減肥導致的。

可憐李靜“不懂事”,悔不當初,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解決月經量少的問題。

然而,像李靜一樣因過度減肥而引起月經量少的女性並不少。由於攝入熱量不足,內分泌系統受影響,導致雌激素分泌少,因而月經量少。因此,切記不可通過節食的方式來減肥。

由於飲食和作息不規律,不少女性內分泌系統會出現紊亂,在內分泌失調的情況下,卵巢功能也會因此受影響,分泌不出足夠的雌激素維持生理功能,因而導致月經量少的問題。

當女性年齡進入45歲之後,卵巢功能會開始慢慢下降,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月經週期也會不斷縮短,月經量更是不斷減少,這是更年期的正常現象。

但如果在45歲之前就出現這個問題,就要小心是否由卵巢早衰引起,平時應通過適量運動和合理飲食以提高卵巢功能。

此外,無論是人流還是放環取環手術,都有可能造成子宮內膜受損,不少女性正是做完這些手術之後,發現自己的月經量逐漸減少。若是因爲子宮內膜受損導致月經量減少,需要通過治療纔能有效改善。

一些女性在面臨考試,或是工作壓力大、生活中出現變故時,都可能出現月經量減少的問題。

面對月經量少的問題,可以做些什麼才能調理好身體呢?

月經量少,5個措施幫你調理

1.調整心態

中醫認爲,經常處於緊張、悲傷等不良情緒下的人,容易出現肝鬱氣滯的問題,從而引起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量變少。因此,女性需要學會調整心態,找到釋放壓力的途徑,學會放鬆身心,保持好心情。

2.規律作息

養好肝血對於女性保證月經正常來說非常重要,“女子以血爲本,以肝爲先天”,若是肝血不足,月經量自然會變少,而保持充足的睡眠,是養肝血最好的方式。每天晚上11點前入睡,能夠滋養肝血。

3.注意飲食

生活中,多喫營養食物能有效改善月經量少的問題,比如多喫含鐵的滋補食物,能夠預防缺鐵性貧血,常見的食物有對蝦、羊肉、胡桃仁等。月經來臨時,適量喝些紅糖姜水,不僅能夠暖宮,還能補血,改善痛經、月經量少等問題。

4.注重保暖

月經期間,注重保暖很關鍵,無論是體寒還是宮寒,都可能導致女性月經量少。所以做好保暖工作非常有必要,天氣寒冷應及時增添衣物,尤其需要做好腹部保暖。通過泡腳、貼暖寶寶等方式,也能達到保暖效果。

5.去醫院檢查

由於子宮內膜受損、內分泌失調等問題也會導致月經量少,需要到醫院檢查後才能發現問題,可以通過常規的婦科檢查、血常規、性激素等內分泌檢查,以明確病因。

女性進入青春期之後,每月一次的月經就像一位“老朋友”,準時來訪是身體健康的體現。如果這位“老朋友”出現異常了,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採取調理措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