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各階級分化十分明顯。單從房子建築規格樣式上就能體現出來差別,甚至可以判定這戶人家的職業。如今農村裏遺留的一些老建築,人們生活的俗語裏依然能夠感受到這一點。聽老人講過這樣一句話,“房上沒有插花獸,別去攀那高門樓”,說的就是建築上的講究。

  所謂的“插花獸”其實是古代房頂屋脊上的一種裝飾物。被人們賦予了各種的意義,大抵是鎮宅平安守護的意思。並且“插花獸”的使用有着嚴格的要求,普通的平常百姓是沒有資格安裝的。房頂上能有“插花獸”基本都是大戶人家,甚至需要皇權的許可,人們常說的“五脊六獸”就是如此。

  “插花獸”也分爲兩種,有着明確的規定。一種是張嘴獸,有功名人家的房頂上才能安裝;另一種則是“閉嘴獸”是沒有功名的富貴人家安裝。這是爲了體現“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建築方面來說就能感覺到明顯的卻別。

  在農村裏蓋都有蓋門樓的習慣,這也是傳統的建築方式,而門樓更是一戶人家的貧富象徵。富貴人家的門樓最爲考究,門樓頂部有挑檐式的建築,鬥框上有着格式的花卉。門楣上有雙面的磚雕,還安裝着“紫氣東來”、“竹苞松茂”的牌匾。在大門兩側各自安放着石獅子或石鼓。

  而普通人家做的門樓則要簡單許多,甚至並沒有門樓只有一對門而已。門樓上面雖然是挑檐式,但沒有其他的裝飾。並且所用的磚瓦材質都有着明確的規定,應對和身份相符。門樓作爲一種家的主要進出通道,也是主人的“門面”,直接就能反應出來主人的社會地位。

  對於過去農村來說,“插花獸”和“高門樓”都是難以接觸到的存在。“房上沒有插花獸,別去攀那高門樓”也是對於人際關係和婚姻狀況的一種寫實。間接的說明古代了人們普遍存在着“門當戶對”的思想。而如今農村裏的思想早已經改變,對於建築樣式也早就發生了變化。

  在農村裏有着許多俗語老話,這些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這些可以讓人們更爲直觀的瞭解過去的生活,也是對以前狀態的真實展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