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版,防止以後看不到信息,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頂”吧!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西風東韻” →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爲星標★ ”

東方。生活。美學。

最美微雜誌

一生鍾愛一物,不論滄海桑田,不談風雲日變。

1.

在中國,

有人感嘆:

“中國動畫是靠孫猴子打出來的江山。”

細細想來,

一部《西遊記》是多少人

童年時的最愛,

而以《西遊記》爲題材的動畫

不僅僅貫穿了中國動畫歷史,

更見證了整個現代中國的變遷。

從57年前開始,

孫悟空系列的動畫

就標誌着國產動漫的開始,

因爲它,

日本動漫之父《鐵臂阿童木》的作者

手冢治虫棄醫轉行。

還有大家熟知的宮崎駿,

也是看到了孫悟空,

才堅定了學習動畫的決心,

之後纔有《龍貓》,

《千與千尋》。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

只要說起這部動畫的名字,

不少人都能回憶出裏面的一幕幕,

而這部動畫的名稱就叫做《大鬧天宮》。

那一年,這部《大鬧天宮》,

不僅登陸美國,還獲獎無數,

這隻猴子在那個時候,

就讓全世界發出了感嘆:

中國動畫不輸給任何國家。

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裏,

能拍出這樣的佳作,

一定離不開身後的那些功臣,

其中奇蹟的締造者,

就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創始人:萬籟鳴。

和很多孩子一樣,

從小孫悟空就是他心中的偶像,

但唯一不同的是,

在他腦海中幻想的孫悟空,

一直在衝破藩籬,

最後竟逃出瞭如來的手掌心。

於是,從那時開始,

他將自己心中的孫悟空,

帶到了現實,

一塊白布,

一盞油燈,

心中的戲碼全被他放進了皮影戲中。

後來,因爲對美術的熱愛,

萬籟鳴考入了上海商務印書館美術部。

但恰逢時代動盪,

他便像魯迅先生一樣拿起畫筆當作武器。

《中英南京條約》,

《中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萬籟鳴用一幅幅畫,

形象化的展現了近代中國的血淚史。

在那短短的幾個月裏,

即便疾病纏身,

他也不願放下手中的畫筆,

用自己的決心呼喚每一箇中國人。

很多人看了他的作品後,

都大受感染,

學校和工廠、商店爭相採購,

一時間,

到處貼的都是他製作的海報。

在這波影響下,

大家衆志成城,

掀起了一股反帝的怒潮。

2.

1937年,日本侵襲,

受到戰爭的影響,

中國動畫進入到冷凍期,

而彼時,

美國迪斯尼推出的動畫《白雪公主》

風靡世界,

在上海更是盛況連連。

看到此情此景,

萬籟鳴心中一陣失落,

同時他也暗暗給自己做了一個決定:

“美國能夠搞一個《白雪公主》,

中國爲什麼不能搞一個《鐵扇公主》?

我一定要把中國的鐵扇公主拿出來,

超過美國的白雪公主!”

4年後,在1941年的上海,

中國第一部動畫電影萬氏兄弟的

《鐵扇公主》在上海上映了。

當時大家並不看好這部動畫,

很多人都說:

“別掙扎了、投降吧、

放棄吧、不可能、沒希望的”

就是在這一片冷嘲熱諷中,

《鐵扇公主》橫空出世,

驚得衆人做起了“自來水”:

沒想到居然這麼好看,

真的是中國人制作的?

《西遊記》居然動起來了!太牛逼了!

爲什麼要選擇製作鐵扇公主這集故事呢,

也是因爲裏面剛好有師徒三人

動員人民齊心協力對抗牛魔王的劇情,

而這就是萬籟鳴的一個隱喻:

“只有團結一心,聯合大衆,

才能打敗牛魔王(日寇),

取得最後勝利。”

憑藉着鐵扇公主手中的那把芭蕉扇,

萬籟鳴扇起了全國人民

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

與此同時,

這部國產動畫也來到了日本,

上映一個多月,場場座無虛席。

直到日本不得不下令禁映《鐵扇公主》。

而日本作家小松遲浦在一本刊物上寫道:

“抱着輕視的眼光,

去看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的人們,

會被驚得目瞪口呆。”

3.

不知不覺間,

小時候在他心中逃出

如來手掌心的孫悟空冒了出來,

“大鬧天宮”中無所不能的孫悟空,

纔是真正的大聖!

那個時候,

已經40多歲的萬籟鳴內心充滿了激情,

開始兵買馬籌備《大鬧天宮》。

本來一切都和想象中一樣順利,

誰知,在與投資商見面時,

卻臨時出現了變故,

投資人無奈的表示:

現在戰亂物價飛漲,

我們爲電影買的膠片

和藥劑所花的錢翻了好幾倍,

賣了都能大賺一筆!

就不拍這個動畫片了吧。

一瞬間,所有的努力變成了泡影,

一生的夢想也毀之一炬,

因爲,在那個年代裏,

動畫夢想無疑是最不切實際的夢。

從充滿希望到深深的絕望,

他說:

“所有的進步文藝事業

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動畫藝術又怎麼能例外呢?

就這樣,又過了20年,

新中國成立,

《大鬧天宮》的動畫製作重新開始籌備,

而此時的萬籟鳴已到了花甲之年,

人生又有多少個二十年呢。

可即便到了這把年紀,

萬籟鳴依舊放不下心中的夢想,

他感慨萬分:

“只有在新中國,

才使得‘孫悟空’這個死胎復甦降生了!”

一部《大鬧天宮》,

在他心中整整畫了二十年,

而後歷時兩年的製作過程,

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看着騰雲駕霧的孫大聖,

這位64歲的老人激動地哭了:

“孫悟空,我們終於見面了。”

等到《大鬧天宮》上映的那一天,

更是國內外好評如潮,

就連外國媒體也不斷稱讚說:

“這是迪士尼做不到的!”

4.

然而等待着這位老人的除了讚美,

還有厄運……

《大鬧天宮》雖然在

1964 年完成了上下兩集,

但是在中國只公映了上集便被叫停。

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爆發,

《大鬧天宮》所有制作人員都受到牽連,

萬籟鳴更是遭受凌辱,被折磨十年之久,

但他的心卻一刻都沒有離開過動畫。

他不止一次的向上天祈禱:

“有生之年我還能製作動畫嗎?

動畫可是我的命根子啊!”

1976年,風風雨雨全部過去,

《大鬧天宮》下集終於得到上映許可,

從《鐵扇公主》到《大鬧天宮》的完整上映,

這個夢在他心中種了三十年。

1978年,改革開放,

這一年,

一個五十歲的日本中年人下了飛機,

他的第一句話是:“萬籟鳴先生在哪裏?”

這個中年人就是手冢治虫。

時間洶湧澎湃,

此時萬籟鳴已是八十歲的老人。

在見到萬籟鳴本人時,手冢激動地說道:

“萬老先生,我是看了您的孫悟空,

才決心做一名漫畫家的。”

1997 年萬籟鳴離開人世,享年98 歲,

在他的墓碑上並沒有太多墓誌銘,

只有他一生所愛的孫悟空,託着蟠桃,

手執金箍棒陪伴着他。

很多人說,大聖離去了,

其實,正因爲有了萬老師的啓迪,

才湧現出無數的接棒領班人,

而大聖將繼續見證着

中國動漫的滄海桑田、英雄輪迴。

-end-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西風東韻原創編撰,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蔓延

大新聞:

微信又㕛叒改版了~

更新後很多小夥伴都說找不到西風東韻,

茫茫人海中,爲防大家走失,

請大家

爲西風東韻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有一種愛,叫設爲星標。

生 如 芥 子 有 須 彌

心 似 微 塵 藏 大 千

加主編微信溝通交流

招商、合作、共享

--

掃描二維碼關注加爲好友吧(注來意)

我們只探討一切與美有關的事物

1秒關注『 西風東韻生活館 』

小程序

中國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生活美學傳播機構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新鮮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挑選最有品味的好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