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歪。漢末三國,羣雄爭鬥,三國曆史故事從古至今一直都是經典,我們沒法回到當時去一睹那種戰亂的年代,只能從先人的書筆中去了解那些過去數千年的東西。諸葛亮作爲三國裏面一個響噹噹的存在,他的事蹟對於我們後人的影響是巨大,被稱爲“智聖”的他爲何要從蜀漢建立之後便一直髮動北伐戰爭,這似乎對於我們當今社會的和平發展完全背離的,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他究竟在求什麼。
依照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年輕時候的諸葛亮本是一個頗有實力與政治軍事天賦的無名學者,當時劉備在開始組建自己勢力的時候正好缺人,有人便向他推薦了號稱“臥龍”的諸葛亮,經歷了“三顧茅廬”這一說,諸葛亮也在劉備誠心誠意的邀請下答應出山輔佐劉備共闖一番大業,那時候也是諸葛亮真正踏入政治征途的開端。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備勢力在當時戰亂的年代也站穩了腳跟,建立了蜀漢大業,成爲了三分天下的一方大佬,諸葛亮的地位當然也不低,蜀漢丞相,劉備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蜀漢也定點在蜀川之地。大家都應該對《蜀道難》有所聽說吧,蜀川之地就是山區,對於當時戰爭來說蜀漢就是易守難攻的險地,諸葛亮在蜀漢成立後便開始了連續六次的北伐戰爭,去攻打一個實力在自身數倍的曹魏,小編認爲原因有三點:
第一,權利
權利是每個男人都想要的一樣東西,雖然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已經很高了,但是誰不想更上一層樓呢?當時他一心北伐,兵權全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說只要他想,整個蜀漢就是他自己的,但是諸葛亮並沒有這麼做,但是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諸葛亮不打沒把握的仗,這點他肯定意料之中的。
第二,名利
對於當時三國緊張的局面,弱肉強食這是永恆的法則,面對吳魏兩個根基國力都在蜀漢之上的國家,蜀漢要想穩穩的保住三足鼎立,就必須靠戰爭來發展壯大自身,諸葛亮也正是因爲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不停的對曹魏發動襲擊,攻城略地,只要成功了他將是整個蜀漢最偉大的人物,名垂千史受人敬仰。
第三,承諾
還記得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這是諸葛亮對劉備的承諾,他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在劉備臨終託孤的時候諸葛亮就曾答應過劉備要好好輔佐劉禪治理蜀漢,依照當時蜀漢所處的境地,以攻爲守實爲上冊,所以在面對強於蜀漢數倍實力的曹魏面前,諸葛亮選擇連年征戰,從而給蜀漢發展時間,因爲如果選擇的是避而不戰最終蜀漢還是會滅亡,所以諸葛亮在有生之年也是拼了命的去保全蜀漢的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