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問題是公務員考試中常見的基本題型,就近幾年的考試情況來看,在國考中經常出現,相對來說,考察難度比工程問題稍微大一點,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爲大家講解技巧。

一、基本公式

S=VT 路程等於速度乘以時間

二、常見方法

1、方程法:方程永遠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主要工具,學會查找等量關係,是我們解決方程的第一步。

2、正反比:當路程一定時,速度與時間成反比;當速度或時間一定時,路程與另一個量成正比。

3、特值法:如果三個量,只知道其中一個的話,那我們可以設另外的兩個量中的一個爲特值,從而確定另一個量。

4、畫圖法,畫圖是解決行程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任何時候畫圖都能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三、基本題型

1,普通行程問題

小陳騎車自A地往B地,先上坡後下坡,到達B地後立即返回A地,共用19分鐘。已知小陳的上坡速度爲350米/分鐘,下坡速度爲600米/分鐘,則A地距離B地( )米。

A.3600 B.4200 C.4600 D.5400

重點:弄清行程關係,畫出行程圖幫助自己理解。基本方法:方程,比例。

【中公解析】小陳從A到B,然後又從B返回A,這說明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他們所走的路程是相等的,那麼根據正反比,速度之比是7:12,所以得出時間之比就是12:7,這樣我們就能知道上坡的時間是12分鐘,S=VT,所以S=350×12=4200,答案選B。

2、簡單相遇追及

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駛48千米,兩車在離兩地中點48千米處相遇,則兩地相距( )千米。

A.192 B.224 C.416 D.864

重點:相遇時,兩者所走的時間是相等,相遇時的速度爲兩者速度之和,所以S=(V1+V2)T,基本方法:方程,特值,比例。

【中公解析】從題幹中我們發現兩者的速度之比是5:4,因爲他們所走的時間是相同的,所以,路程之比同樣是5:4,這樣,甲比乙多走一份,所以中間部分是距離端點4.5份,即0.5份對應的路程是48千米,所以S=48×18=864,答案選D。

3、多次相遇問題

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處相遇,它們各自到達對方車站後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處相遇。請問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A.120 B.100 C.90 D.80

重點:記住結論,從開始到第N次相遇,相遇時的路程和,時間,甲所走路程,乙所走路程都是第一次的(2N-1)倍

【中公解析】甲從A出發,乙從B出發,第一次相遇,在距離B點54千米處,說明乙走了54千米,而第二次相遇。距離A點42千米,說明乙到達A點後返回時,距離A點42千米,所以對於乙而言總共走了54×3=162,全程等162-42=120,答案A。

4、特殊題型-牛喫草問題

一片草場上草每天都均勻地生長,如果放24頭牛,則6天喫完牧草;如果放21頭牛,則8天喫完牧草。問如果放16頭牛,幾天可以喫完牧草?

A.12 B.14 C.16 D.18

重點:識別題型,套用公式

題型特徵:1有一定的排比句式,2,有一定的原始量,有兩個對象同時對原始量進行此消彼消,此消彼漲的消耗。

公式:原始量=(牛的頭數-草的生長速度)×時間

以上就是工程問題的基本考法,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大家能有進步。

文 ▎泰州中公教育(微信號:tzhou-offc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