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數年的討價還價後,世界各國總算達成了一致的口徑,在1920年2月9日於巴黎簽署下了《斯瓦爾巴條約》,條約承認挪威對羣島有完全的主權,但是此地區“遠不得爲戰爭的目的所利用”,而締約國的公民始終可以自主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北極地區因爲氣溫地形等問題,始終是無主之地,但是從17世紀開始,陸陸續續就有了探險家來到這裏進行探索,北冰洋周邊的陸地和絕大部分島嶼都被歐洲的幾個國家標榜,成爲自己的領土,只剩下最爲龐大的斯瓦爾巴羣島。

中國的近代,是一部飽受苦難的歷史,列強的虎視眈眈,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再加上後來割據的各個軍閥,都給中國人民帶來了非常深重的苦難,但是期間也湧現出了一批風雲人物,爲國奔走大聲疾呼。

段祺瑞這個名字,相信喜歡歷史的朋友都聽說過,作爲民國時期的“北洋三傑”,段祺瑞的一生也飽受爭議。他執政政府期間,中央對地方約束無力,也就導致了軍閥之間的動亂,但是段祺瑞本身是一個很有氣節的人,晚年的他生活條件並不好,依然拒絕了日本人任職傀儡政府的邀請,1939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於上海。


很多人沒想到是,而在95年前,他執政期間簽署下來的一份條約,讓我國永久獲利,如今派上了大用場。這還得從地球另外一邊的北極的斯爾瓦巴羣島說起。

北極地區因爲氣溫地形等問題,始終是無主之地,但是從17世紀開始,陸陸續續就有了探險家來到這裏進行探索,北冰洋周邊的陸地和絕大部分島嶼都被歐洲的幾個國家標榜,成爲自己的領土,只剩下最爲龐大的斯瓦爾巴羣島。


1596年,荷蘭的探險家巴倫支首次發現了它,然而在巴倫支在回國的時候就病死了,10年後,英國探險家亨利乘坐“好望”號到達了斯瓦爾巴羣島的北段,並在那裏發現了大羣的鯨魚和海象,後來瑞典、芬蘭、挪威的談下架也先後登上了斯瓦爾巴羣島探險,人們在這裏發現了大量的礦產資源。


因此,斯瓦爾巴羣島一直被各國爭奪主權,然而他們始終不能服衆,誰也不願意放棄到手的肥肉,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挪威應該是最具有聲明這片島嶼主權的人,然而它的國力還是太弱了,列強都想從其中分到一杯羹。經過數年的討價還價後,世界各國總算達成了一致的口徑,在1920年2月9日於巴黎簽署下了《斯瓦爾巴條約》,條約承認挪威對羣島有完全的主權,但是此地區“遠不得爲戰爭的目的所利用”,而締約國的公民始終可以自主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


不過即便如此,法國美國等國家害怕挪威英國反悔,所以打算邀請更多的國家“攪亂這攤渾水,”因此在1925年,又邀請了德國、芬蘭等國家加入這個條約,我國同樣在受邀之列。

當時的北洋政府,對於條約來說已經讓他們成爲了驚弓之鳥,畢竟中國簽署了太多不平等條約,段祺瑞的很多幕僚也紛紛建議,段祺瑞政府不要參與其中,沒必要爲了數千裏之外的島嶼和西方國家產生什麼糾紛。


跟何況,萬一將來列強以此爲目的,向中國所要所謂的鉅額條約費或者是維護費,豈不是更加糟糕了?但是段祺瑞在衡量很久之後,還是毅然決然的派人到巴黎,力排衆議簽下了斯瓦爾巴條約。這份條約確實在當時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如今卻派上了大用場。


2004年,中國正是憑藉此條約,在北極建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從事北極區域的科考工作,並且在空間物理,空間環境探測等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結果,這也不得不佩服段祺瑞的高瞻遠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