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自秦始皇建立秦朝到辛亥革命爆發,君主制宣告結束,而袁世凱是君主制結束後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國家領導人。

民國建立以後,中國將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制度,將來何去何從,和袁世凱有着極大的關係。除了短期失敗的帝制外,實際上是袁世凱開創了中華民國,雖然在其中包含着獨裁的政治體制。所以現在社會上對袁世凱的評價不一,有的人認爲他是“聖人”有的人說他一無是處。

那麼他對中國軍事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呢?

袁世凱是河南人,生於1859年,此時正是太平天國和清朝作戰的時間。他家一個大家族,他的叔叔是一個將領。自幼對八股不感興趣,喜歡讀兵書。那麼這就註定了他無法從科舉這條路走出去,很多人因此說他不學無術。但是看過袁世凱寫的詩和他寫的字你會發現並不是完全不讀書的人,雖沒有那些大家寫的好但是也相當可以了。

機緣巧合之下,袁世凱以故人子弟投奔淮軍,後來跟着去了朝鮮,在這裏變展示出了他驚人的軍事才華,幫助朝鮮練兵,和日本作戰等,最後做到了中國駐朝鮮的全權代表。1894年甲午戰爭前袁世凱回到中國。

甲午戰爭失敗後對軍事頗有研究的袁世凱上書:此次兵務,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無術。其尤足患者,在於軍制冗雜,軍權分歧,紀律廢弛,無論如何激勵亦不能當人節制之師……。他認爲必須效仿西法訓練新兵。這給當時的高層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對她以後結伴新軍打下了一個十分堅固的基礎。隨後又上書軍務處建議以西法訓練新軍,在當時高層的建議去最後去了天津小站練兵。

在他去之前,當時這裏主要還是以以前的方式在練兵。他接任之後,在天津設德文學堂、炮兵學堂、步兵學堂、馬兵學堂,讓訓練後的人去擔任軍官訓練新兵,這在當時是極具有先進意義的,而段祺瑞就是其中之一。

新軍之前湘軍淮軍是最強的,全部都是西方的武器,但是體制、編制都是冷兵器時代。而且軍官都是舊式軍官根本不懂得如何使用新式武器作戰,不懂近代戰爭的規律、不懂近代戰爭的戰略戰術,這是甲午戰爭的失敗這是主要原因。

袁世凱去了之後徹底改變了這種狀態,擴大規模效仿西法訓練新軍。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1896年5月命榮祿到天津查辦袁世凱。有人舉報舉報袁世凱練兵不實擾民。結果榮祿到了天津之後大喫一驚,曾有這麼一段文章評價:該軍僅七千人,勇丁身量一律四尺以上,整肅精壯,專練德國操……。看了以後對他的隨行人員就說新軍和過去的湘淮軍相比進步是在太大了。也許這就是中國未來軍隊發展的發現,所以此人必須保全。從這裏便開始了中國軍隊訓練的一個新的章節,極大促進了軍隊的發展,如果不是他可能中國的軍事要落後更多年。

回去後榮祿上書稱讚袁世凱。光緒皇帝下旨讓袁世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受到彈劾案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受到了嘉獎。而他以後的飛黃騰達就是從這裏開始的。第二年就得以提官。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