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不久的時候,國內興起了一陣出國打工的浪潮,那時,出國打工就意味着高薪,所以,當時很多的人都心甘情願出國打工,在當時的國內有這樣一個明星,看到國外的收入這麼高,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到國外當一個洗碗工,結果直接淪爲路人,這人便是楊海蓮

現在估計提到楊海蓮,恐怕沒幾個觀衆會記得了,但是,在當年,她絕對是一個響噹噹的知名人物,她是56年出身的,父親是一位工程師,她高中畢業的時候還去插隊了四年。

在74年的時候,楊海蓮因爲自身的氣質極佳,被當時的北京電影製片廠選中,參演了一部叫《海霞》,在劇中飾演了一個女民兵,這個角色也成了她最爲人印象深刻的形象。

這部電影的上映也給楊海蓮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她後來也搬到了北京生活,成了當時的北京電影製片廠的一位演員,當時的這位工作可以說讓無數人都十分羨慕的,之後的楊海蓮也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先後出演了《失去記憶的人》《柳暗花明》還有《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等等影視作品。

那時的楊海蓮可以說是相當風光,不僅觀衆十分喜愛她,而且製片廠裏面的領導也將她作爲廠裏面重點培養的對象給予了厚望,在80年代那會,她更是迎來了自己的全新發展,用現在的話來說,當時的楊海蓮就是現在的一線明星差不多了。

特別要說的就是楊海蓮參演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這部作品,在劇中她飾演了一個對愛情有着崇高追求的女人,當年影片上映時還引發了一陣轟動,楊海蓮在劇中的演技更是秒殺了很多人,按照很多人的想法來說,楊海蓮應該選擇進一步在娛樂圈發展,未來絕對是大紅大紫的明星。

事實上她也真的這麼做了,先後出演了《臺島遺恨》《孔雀公主》還有《電梯上》等一系列的口碑佳作,按照當時的話來說,她的發展應該是順風順水了,可誰也沒想到,國內掀起了一陣出國打工的浪潮,當時的楊海蓮看到了國外的高薪待遇,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內心對於金錢的渴望。

於是,她甘願放棄了自己在螢幕上的大好前程,選擇了出國打工,讓人沒想到的是出國後的楊海蓮因爲本身除了表演外,其他能力基本不怎麼樣,因此在國外混的十分淒涼,後來到了中餐廳裏面當一個洗碗工,發展到現如今,楊海蓮早就淪爲路人了。

現在想想,當時她選擇在影視圈進一步發展的話,恐怕就沒有劉曉慶什麼事情了。讓我很難理解的是爲什麼她寧願去國外當洗碗工,也不願意在國內當明星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