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時的節目錄制現場,高以翔一直在不停的跑,高強度的運動下體力已經明顯不支,他一直喊着不行了,然而在高以翔體力到達極限,身體不支最終暈倒的時候,節目組的人起初竟然以爲這只是節目效果,過了一小段時間才叫來醫護人員爲高以翔做了心臟復甦,然後送往醫院救治。爲了節目效果,關卡的難度以能否吸引觀衆爲標準來設置,而不是考慮到明星本人的身體狀態,爲了打造實境,節目組把來錄製時間選在了晚上,在本應該休息的時間,明星要打起精神不斷奔跑,跨越一個又一個難關,這本來是違揹人體規律的,又加上如此高強度的運動,專業的運動員也不一定能撐得住。

11月27日,藝人高以翔在錄製《追我吧》節目現場暈厥,心臟驟停長達15分鐘,之後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經過三個小時的搶救後無效死亡,年僅35歲。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經紀公司也很快發聲明證實了這一消息。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11月26日凌晨01:23高以翔還在社交平臺爲自己的新劇《彩虹的重力》宣傳。

同一天,前往節目錄制現場的高以翔還在機場跟粉絲親切的打招呼,視頻裏的他看起來有一些憔悴,最後上車時粉絲跟他說“拜拜”,他露出了溫暖的笑容然後揮手跟粉絲再見。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他的粉絲大概永遠不會想到,這一次見面竟然成了訣別,這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他揮動的雙手成了他與世界的告別儀式。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從現場粉絲曝出高以翔暈厥的消息到官方媒體發佈消息,確認高以翔已去世,在這段時間裏,無數人爲高以翔祈禱,希望這只是虛驚一場,希望高以翔能夠重新站在鏡頭裏,跟大家說“我沒事,讓大家擔心了”。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然而這終究只能是妄想了,高以翔已經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高以翔錄製的節目《追我吧》是浙江衛視的大型夜晚城市實境追跑真人秀,主打戶外街頭競技。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在當時的節目錄制現場,高以翔一直在不停的跑,高強度的運動下體力已經明顯不支,他一直喊着不行了,然而在高以翔體力到達極限,身體不支最終暈倒的時候,節目組的人起初竟然以爲這只是節目效果,過了一小段時間才叫來醫護人員爲高以翔做了心臟復甦,然後送往醫院救治。

在這一整個過程中,節目組的人沒有對藝人的安全做到極度重視,面對藝人暈倒,節目組沒有立刻啓動救援機制,而是深陷在節目裏,以爲這只是藝人的“障眼法”“煙霧彈”,直到衆多明星都圍在高以翔身邊,節目組才意識到。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在意識到危險後,又因爲救護車放置位置的不合理,導致無法及時將高以翔送往醫院。高以翔的死亡是否有時間延誤這一因素在裏面,我們不得而知,但節目組在這一次危機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安全意識和緊急救援機制令人失望透頂。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節目組爲了節目效果,不惜豪氣的“包下一座城”來錄製節目,“夜晚”“巨型裝置”“硬核感”“博弈”“追跑”是這檔節目的標籤,現在一個個看來都是危險的代名詞。

爲了獲取高流量,節目設置的一個個關卡,“蜂巢洞”“平衡滾筒”“爬樓速降”......這一個個看似吸睛的關卡設置,最終都成了高以翔的催命符。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在最初設置這些關卡時,節目組彷彿選擇性的遺忘了這些明星也只是普通人,他們不是專業的運動員。面對節目組設置的重重難關,網友不禁提出質疑:《追我吧》節目組曾試過這些關卡嗎?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爲了節目效果,關卡的難度以能否吸引觀衆爲標準來設置,而不是考慮到明星本人的身體狀態,爲了打造實境,節目組把來錄製時間選在了晚上,在本應該休息的時間,明星要打起精神不斷奔跑,跨越一個又一個難關,這本來是違揹人體規律的,又加上如此高強度的運動,專業的運動員也不一定能撐得住。

我們都說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而節目組對娛樂效果的至高追求使得藝人的身體被當作了墊腳石,爲了節目組的追求,高以翔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個代價是死亡。

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高以翔意外離世背後的深思

當“娛樂至死”導致了“娛樂致死”,節目組是否應該深思,節目的初衷究竟何在?當一個鮮活的生命逝去是否能夠爲他們敲響警鐘。

希望以後的所有綜藝都能夠記住這一次,引以爲戒,在追求收視率與經濟效益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重視藝人的身體和保持應該的社會責任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