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礪劍故事,弘揚礪劍精神。小“火”伴們,大家好!今天爲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扭轉“戰局”的決定》。

古人講,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火箭軍每一次實彈發射無疑都是大事,要做好這些大事,離不開參與的每個人、發出的每個指令、落實的每個動作。

在火箭軍部隊,有一個“百發百中旅”,組建以來,一茬茬官兵自覺把嚴實標準落實到每一件工作、每一項任務、每一次發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支部隊,看看他們怎樣用嚴實作風爲“百發百中”保駕護航。


“事關打仗的事,馬虎不行!”這是技術分隊馬軍明營長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作爲導彈“護劍人”,擔負着向前線交付合格彈的任務,平時就是戰時,測試就是備戰,來不得半點含糊。一次單位組織戰鬥彈體整修驗收,測試完畢準備撤收時,馬營長突然喊停:“剛纔有個數據有誤差,開箱檢查!”

原來,他在最後複覈測試數據過程中,發現一個數據與此前測試記錄對比存在較大出入,不仔細覈對還真發現不了。於是再次組織開箱測試,果然發現導彈某重要部位電纜漏電,他當即在圖上標註出故障位置,經廠家專家聯合研究判定,故障部位跟他描繪的一模一樣,專家們不由地爲他豎起了大拇指!

“真、難、嚴、實”,是對實戰化訓練的根本要求,沒有嚴實,訓練場上的“真”就會是“假真”,“難”就將成爲“假難”,打贏就容易“注水”。技術分隊官兵正是把嚴謹細緻的標準和作風貫穿於每次訓練、每次測試,才確保了實彈發射贏在“起點”。


有一年,該旅在西北執行一次重要試驗發射任務,如果失敗,就意味着裝備要推遲定型。在技術陣地測試流程時,進行到導彈總裝階段已準備最後封艙,轉配指揮長徐二猛大喊一聲“停”,向專家組提出再次檢查的要求。

原來他在作業時,發現一個儀器艙隱約有一根黑色的細線,由於光線較暗,這根細線若隱若現,加上觀測時間緊,這一隱患就給“放”過了。然而,這根隱藏的細線在徐二猛腦海中揮之不去,若不弄個水落石出,他心裏總是覺得彆扭。

當他將情況和想法向指揮組報告時,有戰友私下抱怨說:“專家都確認了,你還糾結這根細線幹什麼?這不是雞蛋裏挑骨頭,沒事找事嘛。”

可徐二猛不這麼想,他當時滿腦子想的就是“一定要把細線找出來”!正是憑着這種一絲不苟的執著勁,專家批准拆開儀器再次檢查,果不其然,還真發現有一根細小的頭髮絲!若不及時排除,對試驗發射必會造成負面影響。

禍患常積於忽微。一枚導彈不同於一顆子彈,每個細節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不放過任何疑點、不疏忽任何細節,才能善作善成、萬無一失。

上過發射車的同志都知道,僅看上裝部分,導彈發射車與大卡、豪沃等運輸車有着天壤之別,一個像座“迷宮”,一個就是座“空房”。在這個“迷宮”裏,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一次執行實彈發射任務,士官指揮長段傳恆組織人員對發射車進行維護保養。細心的他突然發現,某個裝置明明拆下8個螺絲釘,怎麼只找到7個?

夜深人靜,那個消失的螺絲釘始終在段班長腦海裏揮之不去,他翻來覆去就是睡不着。

“不行,今晚必須找到那個螺絲釘!”他打着手電跑到現場,一點一點檢查、一寸一寸搜尋,整整忙了3個多小時,終於在一個卡槽裏找到了這顆螺絲釘。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帶着這樣的隱患載彈發射,小小螺絲釘很有可能釀成大事故。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啊!


“百發百中”來自於官兵對導彈發射極端認真、極端負責,來自於官兵對本職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確保絕對安全、絕對可靠從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惟有縝密細微方能見境界、見水平。這也啓示我們,練就打贏本領與培養嚴實作風相輔相成,打贏本領靠嚴實作風錘鍊磨礪,嚴實作風助推打贏能力不斷提升。

主管/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1804 期

監製:毛勳正

播音:賈筱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