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經過一週公示,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了關於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陽信縣文化館館長周和平入選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周和平,男,1964年6月生,山東陽信人,2006年調入陽信縣文化館任館長至今。12年來,周和平始終走在陽信縣非遺保護和文化惠民的一線,他實地調研了當地的非遺資源,與同事們一起建立了陽信非遺信息資源庫,親身參與了陽信每一個非遺項目的資料蒐集和組織申報,見證了這片土地上民衆對非遺的熱情愈發高漲的全過程。“遍佈於陽信城鄉各處的非遺資源,也是這方熱土的‘金山銀山’。”周和平對這句話有着自己的深切體會。

周和平告訴記者,非遺如果保護不好、傳承不好,就是自己的失職。2006年下半年爲申報市級非遺,他和單位僅有的一位同事一起下鄉調研走訪,回來整理資料時,單位連一臺電腦都沒有,打印機更不用提。無奈,周和平通過私人關係借了一臺二手電腦。當年,陽信縣首批12個市級非遺項目成功申報。2007年,周和平和同事用了一年的時間,又走遍全縣所有鄉鎮,挖掘整理了99個縣級非遺項目。

陽信自古以來就有跳鼓子秧歌的民俗。2009年,陽信鼓子秧歌入選國家級非遺擴展名錄,這其中離不開周和平的執着與付出。

“陽信有句古話,叫‘先有凌霄閣,後有大秧歌’。凌霄閣位於陽信縣西部,有上千年曆史。住在附近的村民,逢年過節都有跳鼓子秧歌的習俗,這說明其歷史非常久遠。”周和平介紹,“一查資料才知道,陽信的鼓子秧歌有很長的歷史淵源,自成一派,‘傘’‘花’‘棒’等角色都有傳說佐證。”當地村民們對鼓子秧歌感情很深,在當地盛行跳鼓子秧歌的洋湖鄉張王莊,莊內一位老人因爲陽信鼓子秧歌沒有評上非遺,甚至多次到上級文化部門“評理”。後來,上級部門答應到張王莊看看村民們的鼓子秧歌。老人非常激動,連續幾天組織村民排練,顧不上喫飯、喝水。最後,老人因勞累突發疾病,倒在了排練場上。張王莊的這件事,給了周和平極大的觸動。“老人爲秧歌付出了生命,我們非遺工作者苦點兒累點兒怕啥?”

爲原汁原味地傳承陽信鼓子秧歌,周和平決定傾注更大的精力。近10年來,他多次到張王莊及周邊的村莊調研,詳細瞭解村民們的秧歌動作,最終順利出版了講述陽信鼓子秧歌“陣法”“打法”等內容的教材。在周和平和同事的努力下,如今陽信縣每年都舉辦鼓子秧歌匯演。2017年,全縣有28支隊伍參加,吸引觀衆數萬人。

周和平是搞曲藝出身,到非遺保護戰線工作後,他依然時常關注傳統曲藝類非遺項目的發展。

“陽信的曲藝資源豐富,西河大鼓、東路大鼓、木板大鼓、渤海大鼓均爲很有特色的非遺項目。”2009年,他重新組建的陽信縣鼓書院揭牌。周和平親自登門做工作,邀請25位說書老藝人加入鼓書院,成爲當地文化惠民下鄉的中堅力量。爲擴大惠民效果,周和平重操舊業,結合新的時代形勢爲老藝人創作說書內容。他說:“非遺傳承務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作爲非遺項目的曲藝,只有寫羣衆身邊的事,纔會被現代社會接納。”

周和平不放過任何一個傳承曲藝的機會。每年的陽信梨花節期間,周和平便請說書藝人們去節會現場,分成10個展演點,輪流演出。周和平還主導打造了“週末鼓書會”,在縣城廣場紮下流動舞臺車,每週末晚上演出曲藝。現在,陽信縣鼓書院每年下鄉演出超200場次,極大活躍了基層羣衆的文化生活。2012年,陽信縣鼓書院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爲“山東省農村優秀文化團隊”,2014年,獲評“山東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

這兩年,周和平感覺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他笑稱,自己現在是跟時間賽跑,珍貴的非遺資料能保護就儘量、儘快保護。從2012年起,只要一有時間,周和平便開始去尋訪非遺傳承人,採用口述、現場展示的方式,以錄像機記錄下這些非遺資料。如今,僅陽信的說書項目,陽信縣文化館便記錄了70多萬字。

記錄的同時,周和平沒有忘記傳承與發展。這幾年,陽信縣文化館大力推動曲藝進校園、進社區,在多個學校建立了傳習所。在周和平看來,鄉村文化振興的過程中,需要非遺工作者對資源加以蒐集梳理,把來源於民間的資源,以更貼近民衆的方式回到鄉間。

如今,陽信縣文化館創新性地開展了“流動文化館”的工作:每個月在一個鄉鎮搭建一個流動文化館帳篷,除了表演反映新時代的鼓書節目,帳篷裏還放置有25塊陽信非遺展板。民衆過來聽書的同時,順道參觀陽信的非遺,效果非常明顯。

周和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非遺保護這項工作,自己越幹越愛幹。“現在國家對非遺保護工作更重視了,各方面的條件也變好了。陽信將繼續傳承發展好鼓書等非遺項目,讓這些民間瑰寶回到鄉村,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翟成新 蘇維芳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