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狗患“衝突,可否像考駕駛證一樣考養犬證?

來源:北京青年報-東原

近日,浙江杭州餘杭區的徐女士帶孩子在小區門口散步時,遇到未拴狗繩的寵物犬。因小狗追逐嚇到孩子,徐女士用腳驅趕,卻因此與犬主金某發生口角,隨後被金某毆打致左手環指骨折。事後,徐女士報警,警方介入調查。11月6日,餘杭警方通報稱,已傳喚違法犯罪嫌疑人金某至公安機關審查,並已依法調取案發地段完整視頻、開展詢問取證工作。

一段時間以來,因爲養狗發生的衝突簡直“停不下來”。不必諱言,養狗衝突已然成爲當前社會不和諧的重要來源,發生在養狗中的不文明現象也對當前的文明建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經驗告訴我們,當一種現象以一種堅硬形象出現而又找不到有效出口時,面對的往往是尖銳的反彈甚至是報復。圍繞養狗發生的衝突也是如此。杭州這起事件發生後,不僅不會爲狗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反而會讓民意以一種更直接更簡單更粗暴的方式,面對已經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狗患”。此前,有一篇《遛狗要拴繩,異煙肼倒逼中國養狗文明進步》的文章火了,文章介紹一種名爲“異煙肼”的抗結核藥物,對人體無害,但對犬類具備非常強的毒殺作用,當然這種做法不可取。

這種強硬態度,也不可避免影響到了制度。很多地方在出臺養狗規定時,都體現了從嚴的特點。譬如近日,雲南文山市政府發佈的《關於加強文山市區犬類管理的通告》規定,攜犬出戶時,犬隻必須使用束犬鏈,犬鏈長度不得超過1米,並由成年人牽引;早上7點至晚上22點禁止遛犬。這被網友稱爲“史上最嚴遛狗規定”,也經受了不能有效執行的質疑。可是,從中看到一個傾向,那就是狗患已經成爲社會問題,而且社會情緒看不到有絲毫緩解的趨勢。

現在針對養狗的規定很多,但有一個現象,規定往往強調的是如何養狗,並沒有強調養狗資質的問題。正如有人所說,狗患的背後是“人患”,是人的素質問題。如果我們認爲一個素質不高的人養不好狗,那麼是不是可以把問題轉化爲:一個素質不高的人沒有資格養狗?如果從源頭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狗患顯然會大大下降。

素質很難量化,卻可以強化。如果要講危險性的話,其實汽車更甚。也正因爲如此,現在對拿取駕駛證有着嚴格的要求,而且用的是“考”這個字。在考駕駛證中,科目一考的就是文明和素養。衆所周知,寵物不能“無證上路”,根據現有規定,養犬也是要登記、年檢和領證的,“未經登記和年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養犬”。可是這一程序,更多針對的是狗的資格,也就是狗是否健康,有沒有進行防疫,可對於養狗人並沒有太多要求。這也導致了,不管你是什麼素質,具不具備養狗素養,只要想養,基本都行。不具備基本素養的人帶狗出門,跟無證駕駛汽車又有多大區別?

受此啓發,能不能像考駕駛證一樣考養犬證?具體地講,養犬證,不是領,而是考。考駕駛證是需要學習的,考養犬證也應該經過必要的學習程序。通過幾個課時的學習,讓養犬人瞭解養犬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文明素養,所應該避免的一些養犬誤區,也同時瞭解一點犬的知識,有利於更好地與犬相處。這種帶有一點儀式化的程序,很有可能在養犬人心中紮下文明的種子。如果養犬人知道了什麼叫文明,知道了養犬的邊界問題,那麼很多矛盾都有可能避免。倘若養犬人不符合基本要求,不能通過考試,那就不發養犬證;設若養犬人領證之後不能做到文明養犬,那就像管理駕駛證一樣,扣分直至吊銷。

時代發展到今天,養犬既要講愛心也要講專業。值得深思的是,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養狗?那些既不懂狗也不懂文明的人,有沒有資格養犬?如果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那麼,不妨像考駕駛證一樣考養犬證。果能如此,當下的人狗衝突,也就進入了可治理狀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