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漫畫由企鵝杏仁醫生官方推送

    1 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是指患者的免疫系統受到艾滋病毒(HIV)的破壞後,各種疾病相繼出現,導致多種臨牀症狀。 

    到了艾滋病晚期,患者的免疫系統已經瓦解,各種細菌、病毒、真菌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原本可以被人體免疫系統輕鬆消滅的病原微生物,現在都可能引發致命的後果。

    可以說,艾滋病毒沒有直接殺死我們,他只是卸下我們的武裝,讓我們孤立無援地面對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

    如果不幸感染艾滋病毒,會經歷三個階段:

    • 急性期:最初的幾周,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者出現淋巴腫大、發熱、頭痛、皮疹或咽痛

    • 無症狀期:急性期的症狀消失後,艾滋病毒會潛藏在人體內2~20年不等(平均8~9年),這期間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

    • 艾滋病期:出現淋巴結腫大、體重減輕、發熱、腹瀉和咳嗽等症狀。如果不治療,也可能會發生結核病、隱球菌腦膜炎、嚴重細菌感染和癌症等嚴重疾病

    所以,並不是感染艾滋病毒後就會直接發展成艾滋病。 

    在感染艾滋病毒後的一段時間(最多有三個月),是無法檢測到是否感染了病毒的,被稱爲窗口期。如果在窗口期檢驗HIV爲陰性,窗口期結束後還需要再去複查

    另外處於窗口期的人雖然無法檢測到病毒,但依舊可以傳播艾滋病毒。

    2 如何預防艾滋病?

    想知道如何預防艾滋病,我們首先要了解艾滋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 性傳播:包括不安全的同性、異性和雙性性接觸。

    直腸、陰道、尿道、口腔傷口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

    • 血液傳播:包括共用針具靜脈注射毒品、不安全規範的介入性醫療操作、紋身等。

    我國上世紀80年代,血販子到偏遠地區收血,就曾因爲重複使用受污染的針頭而導致艾滋病蔓延。 

    • 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毒的女性在懷孕、分娩和哺乳期間都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嬰兒。

    但如果在感染初期就進行藥物阻斷,有可能生下健康的嬰兒。

    我國目前主要的艾滋病毒傳播途徑是性傳播,且有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各大高校更是成爲了重災區。這其中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性教育的缺失。

    實際上,如果在發生性行爲時採取安全措施——戴安全套,可以減少85%以上的感染幾率。男男性行爲感染的幾率要高於男女性行爲,因此也有采取安全措施的必要.

    除了進行安全的性行爲外,不去非正規的場所紋眉、紋身、打耳洞;不共用刮鬍刀、牙刷等可能會造成血液感染的生活用品;不共用注射針頭...都是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而親吻、擁抱、握手、一起喫飯或者被蚊子叮都不會感染艾滋病毒。

    3 懷疑感染HIV有補救方法嗎?

    如果和疑似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發生了性接觸、血液接觸,還有最後的補救措施——服用暴露後阻斷藥物(PEP)

    阻斷藥物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幾率,在發生高危行爲後的2個小時內服用效果最佳,最晚不要超過72小時,之後一定要堅持服用28天,

    但是一定要知道,喫阻斷藥只是補救措施,而不是100%避免感染艾滋病毒的方法。

    服用阻斷藥後會有嚴重的副作用;

    在服用期間必然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因爲就算幾率再低也還是會有感染的可能;

    阻斷藥在國內並不算普及,很多地方的醫院都買不到這種阻斷藥。

    因此預防艾滋的最佳手段還是避免高危行爲

    4 如何治療艾滋病?

    從目前來看,還沒有什麼醫療手段能把艾滋病治好。但是如果堅持治療,卻可以最大限度和持久地降低病毒數量,讓患者重新獲得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不同階段的艾滋病患者,治療方案會根據機體免疫功能的損害程度、症狀輕重、受侵犯的器官組織等個人的情況來具體制定,常包括一般治療和抗病毒治療。

    目前我國多采取“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由國家疾控中心爲患者免費提供藥物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