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18時0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隨後將重約22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這是我國乃至亞洲運載火箭首次發射超過20噸的航天器。此次任務的成功進一步奠定了長征五號系列火箭運載能力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標誌着我國正式打通25噸級“天地運輸走廊”,具備了建設載人空間站等大型空間基礎設施的能力。這是我國在航天強國建設征程中邁出的關鍵一步。

長征五號系列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主要包括長征五號和長征五號B兩型火箭,體現着“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的研製思想。該系列火箭芯一級直徑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的助推器,分別採用綠色、高性能的液氧、液氫和液氧、煤油作爲推進劑,起飛推力達到千噸級。

相對於長征五號,長五B火箭減少了二子級和級間段,是我國首型“一級半”火箭(助推器又稱爲“半級”),根據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了長度20.5米、直徑5.2米的我國最大的整流罩,並對全箭進行了適應性改造。長五B火箭全長約53.7米,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級,可滿足約22噸的空間站艙段發射需求。

在此次任務中,採用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的火箭芯一級直接將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精度堪稱“正中靶心”,標誌着我國成爲極少數掌握“一級半”火箭大推力直接精確入軌技術的國家之一。

此外,型號隊伍還突破了低溫火箭“零窗口”發射、大直徑艙箭分離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確保後續空間站艙段準時發射、安全分離、精確入軌,同時也爲我國發展更大規模的運載火箭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任務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之際,工程全線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指示,注重科學統籌、堅持底線思維,採取封閉式管理、遠程化會診、全系統協同等方式,精簡人員規模、優化測試流程、嚴格疫情防控,在長達一百多天的逆行堅守中生動踐行了“四個特別”的載人航天精神。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載人深空探測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適應多任務和模塊化設計特點。新一代載人飛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使用相同返回艙,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近地空間站和載人深空探測任務。

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抓總研製,本次試驗是我國首次實施充氣展開式飛行器的軌道再入返回飛行試驗。

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

(原標題:長五B火箭首飛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

【責任編輯:趙康麗】

【內容審覈:林春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