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哀歌
明朝崇祯十七年(西历1644年),崇祯帝因为被农民军围困,无路可走而自杀。随后不久,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做了皇帝,这便是南明的弘光皇帝。不过,弘光帝的帝位合法性相对有限,因此很多明朝的军阀,在弘光帝在位期间,不断制造事端,甚至还鼓捣出一个假崇祯太子,来给弘光帝制造麻烦。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弘光朝廷诞生之初,便内乱不断。

随着弘光朝廷被清朝覆灭,之后的南明朝廷,其凝聚力远不如弘光朝廷,最终,清朝灭亡南明,只用了二十年时间。
因此有网友认为,倘若当年崇祯帝及时南迁到南京,可以避免弘光帝的合法性有限问题,因此,南明不会太早灭亡。那么,倘若崇祯南迁,历史会改写否?并非首创
其实崇祯即便南迁,历史上早有先例:
金朝金宣宗在位期间,金朝忌惮蒙古强大的兵力,于是金宣宗将金朝首都从中都(今北京)迁到了汴京;
元朝末年,崇祯帝的祖先朱元璋的大军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迁都)漠北。

不论是金宣宗还是元顺帝,在迁都后,对其残余统治区的军政,都做到了相对有效的统治,因此,崇祯南迁到南京后,对于整合南方的明朝势力,并不具备什么难度。
只是,崇祯南迁之后,崇祯朝廷是否能守住明朝的残山剩水?大猜想
大辽天祚帝丢失京城,躲到夹山抵御金兵,最终不免被金朝俘虏;
金宣宗迁都汴京后,其后继者金哀宗还是做了金朝事实上的亡国之君(按:金哀宗见金朝灭亡势不可免,于是禅位给完颜承麟,完颜承麟在位不足一个时辰,金朝既灭亡)。可见,金宣宗并未能扭转局面;
元顺帝北逃漠北后,明朝对北元发动了若干次北伐,朱元璋晚年,明朝对北元发动了著名的“捕鱼儿海”之战,虽然这一战,北元皇帝脱古思贴木儿没能被明军俘虏,但是,因为这一战,北元朝廷事实上瓦解了。可见,元顺帝的北逃未能给北元续命多久。

而崇祯帝南迁后,所面对的局面并不比金宣宗、元顺帝乐观——一来,联虏平寇的荒唐事,崇祯朝廷有可能做的出来,而这样做,也会导致驱狼得虎。二来,李自成大军有南下的能力(根据《南明史》记载,弘光帝登基后,李自成面对满清打击,曾扬言要挥师南京,并且兵锋直指武汉),三来,在南方,张献忠一直在长江流域进行活动。
崇祯朝廷对于南明的腐朽无力扭转,而南迁后,如果李自成南下、张献忠东征一并到来,等待崇祯朝廷的,依旧是灭亡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