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

具有保障和約束的雙重作用

那麼,如何強化土地資源要素保障,實現土地提質增效,提升發展空間是擺在發展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對此,南湖區全面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試圖走出破解土地空間和要素瓶頸的南湖道路。

11月14日,南湖區召開全區土地資源要素保障工作推進會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動員會,會議通報了全區土地資源要素保障工作推進情況並部署下一步工作。區領導朱苗、徐軍、孔儉、蔡立新等參加。

前期,南湖區高度重視批而未供清查工作,花費了大量精力,掛圖作戰,對全區經實際可用批而未供土地進行了摸底調查,對批而未供土地狀況有了全面把握。南湖區將結合創建節約集約模範區工作,下大力氣啃下這個硬骨頭。

任務分解到各個鄉鎮,特別是道路、基礎設施以及平湖塘拓浚工程、杭州灣北接線、餘雲公路等涉及面積較大且實際已經用掉的項目將抓緊辦理供地手續,避免土地“曬太陽”,造成資源和資金的雙重浪費。

圍繞土地要素保障目標,南湖區加快推進土地整治、墾造耕地工作。接下來,各地將咬準目標,進一步加快工作節奏,加快出臺相關政策,並優先解決安置問題,確保後續農戶簽約拆除計劃順利完成。

針對向外購買用地及補充耕地指標非常困難且成本很高的現狀,南湖區堅持立足自身、目光向內,再盤一盤,再挖一挖。在最後階段,各單位抽調精兵強將,集中攻關,全力確保任務按時完成。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是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的關鍵抓手,更是破解用地空間制約、促進土地利用提質增效的根本出路。南湖區力圖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逐步構建起農田農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約集聚、生態環境和諧美麗的鄉村土地集約利用格局。

南湖區以“村土地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農用地綜合整治、低效利用建設用地整治、生態環境整治修復、農村土地民主管理”五項工作爲抓手,切實選好區域、選好人員,統籌好各類涉農項目,整合各類資金,形成疊加效應。按照早出形象、早出經驗的要求,將試點項目實施工作抓牢、鋪穩、做實。

區委書記朱苗強調,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指標越來越少、成本越來越高、空間越來越緊等仍然是制約南湖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定要拿出精準破題的管用招數,眼睛向內,做好盤活存量這篇文章。

要盤好、盤活、盤透“發展、指標、空間”三本賬,全面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批而未用土地處置工作,着力提高存量土地使用效率。要做好供而未用土地的監管和處置及批而未供土地的盤活工作,抓好分類施策。

接下來,全區要集中精力,全速推進土地資源要素保障工作。年底,區委區政府將根據各單位工作推進情況獎優罰劣。督查組要做好相關主體和部門督促工作,國土部門要做好相關工作的業務指導;各主體及其他相關部門要互相配合,做好省重大或重點建設項目申報工作。

來源 | 區新聞中心 區國土分局

編輯 | 徐卉 王昭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