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2018年糖尿病日的主題爲——“家庭和糖尿病”。

聯合國糖尿病日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於1991年共同發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

2006年底聯合國通過決議,從2007年起,將“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爲“聯合國糖尿病日”,將專家、學術行爲上升爲各國的政府行爲,促使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強對糖尿病的控制,減少糖尿病的危害。。

什麼因素導致了糖尿病的發病率如此之高呢?

1.城市化: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從2000年的34%上升到2016年的57% 。城市化導致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體力活動明顯減少,生活節奏的加快也使得人們長期處於應激環境,這都與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2.老齡化: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13年的調查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 。

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全國 18 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爲30.1%,肥胖率爲11.9%。

4.中國人的遺傳易感性:2型糖尿病的遺傳易感性存在着種族差異。與高加索人比較,在調整性別、年齡和BMI後,亞裔人糖尿病的風險增加60%。在發達國家及地區居住的華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高於高加索人 。

我國糖尿病流行特點是什麼呢?

1. 以2型糖尿病爲主,1型糖尿病及其他類型糖尿病少見。

2. 各民族間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較大差異:滿族15.0%、漢族 14.7%、維吾爾族 12.2%、壯族 12.0%、回族10.6%、藏族4.3%。

3. 經濟發達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明顯高於不發達地區,城市高於農村。

4. 未診斷糖尿病比例較高。

5. 肥胖和超重人羣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

哪些人羣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羣呢?

(1)年齡≥40歲;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兩者同時存在)史;

(3)超 重(BMI≥24 kg/m 2 )或 肥 胖(BMI≥28 kg/m 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4)靜坐生活方式;

(5)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7)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 脂 異 常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膽 固 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1)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牀狀態(如黑棘皮徵等);

(12)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鬱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