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

魏国错失商鞅,错失的不仅是一名人才,更是一国之运!

战国时代,诸侯争霸,弱秦逆袭,力挽狂澜最后统一天下,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商鞅在整个战国时代的作用,我们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上来看,虽然不能说商鞅变法是完美的,他的一些措施,现在看来还值得商榷,但毫无疑问商鞅变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无论如何,我们站在上帝的角度上去评判,无容置疑的是,商鞅变法对历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战国时代创造很大的价值,尤其是“依法治国”理念,奠定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制度基础,这也是秦国能够富强壮大的本源,可以说,商鞅是战国时代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旷世奇才商鞅,惊世骇俗的变法改变秦国,影响战国格局

商鞅是秦国强大崛起的最大功臣,在他入秦之前,秦国靠着以战养战的政策艰难地维持着生存,而在他入秦进行变法之后,秦国陡然崛起成为整个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这就是商鞅的作用,也是人才的作用。

但值得一提的是,商鞅在进入秦国之前,首先选择在魏国入仕,因为当时魏国是整个中原地区最为强盛的国家,魏国拥有着其他诸侯国所不具备的资源,一时之间,成为很多学子在成名之后首选之地;以便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更好的发展。

商鞅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却在魏国不受重用

商鞅也不例外,而且商鞅比其他人的基础条件还要好,商鞅在见魏惠王之前,就得到了魏国丞相公叔痤的赏识;公叔痤是魏国的两朝元老,对魏国发展贡献颇大,更重要的是,公叔痤是当时天下公认的具有识人之能的人(伯乐),简单点来讲,被公叔痤看中的人,几乎都大有作为;所以,对商鞅来说,可谓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

可是历史却给商鞅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哪怕公叔痤极力地向魏惠王推荐商鞅,甚至还向魏惠王建议如果魏国执意不任用商鞅,那么一定要杀死商鞅,以避免之后对魏国的发展造成影响。

可是哪怕公叔痤的话都说到这个地步,魏惠王还是对商鞅没有兴趣,甚至连杀他的兴趣都没有;公叔痤死后商鞅选择了进入秦国,开始了他的惊世骇俗的变法,也向众人展示了他的才能。可以说,魏国错过商鞅是最大的损失和遗憾。

但令人不解的是,一个受到了元老如此推崇的人没有得到任用,在其走后魏惠王却开始了大力求贤,他先后找到了儒家、阴阳家等等,向他们讨教治国之道,表现出自己尊贤重贤的谦虚谨慎。魏惠王为何不重用旷世奇才的商鞅,而走弯路求取贤才呢?

  • 魏国发展环境改变迫使魏惠王礼贤下士

首先,魏国的发展环境原因所造就;魏国是战国首霸,在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之后,魏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原霸主,也是引导中原地区格局变换的国家,魏国独霸的存在,给魏国统治者造成了一种假象,魏国的辉煌和强盛是无可替代的。

  • 魏国独霸时,魏惠王没有发展和变法的心思

魏惠王又不是魏国打天下的君主,他出道即是巅峰,他没有经历过父亲和祖父的艰难时代,他继位起就是各路诸侯共同尊奉的霸主,所以,在国家发展方面并没有安放很多心思,也就导致了魏国错失了很多的人才。

简单点来讲,魏惠王不认为魏国需要继续变法,他心目中的魏国已经足够强盛,所以,当公叔痤向他推荐商鞅时,当商鞅提出变法时,魏惠王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到后来,魏惠王求贤的时候,魏国的发展环境却大不相同了,那时魏国已经失去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魏国跌落霸主神坛,又被秦国报复性打击

魏国与齐国进行的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几乎损失了魏国全部精锐,让吴起时代遗留下来的魏武卒全军覆没,彻底将魏国从超级大国的地位上给拉了下来,这对于一个君主来讲是很难接受的事实,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君主希望自己在位时期是这个国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而且魏国所面临的压力还不仅如此,魏国强大时,首先对秦国下手,秦国被魏国压得喘不过气,夺走了秦国大部分的河西领土,压迫着秦国不断地向西迁移都城,可是当魏国放走了商鞅之后,秦国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不仅扭转了这种局面,还夺走了魏国曾经侵占的领土,这让魏惠王感觉到很尴尬。

魏惠王为洗脱嫌疑,被迫求贤

毕竟当秦国和魏国之间的强弱关系转折之后,魏国很多人都会将责任推到魏惠王身上,很多人都会以为如果不是魏惠王放走了商鞅,那么魏国不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自然而然的就会对魏惠王的用人之能产生质疑。

在此基础上,魏惠王为了表示自己确实有识人之能,也确实礼贤下士,他不得不进行求才。所以我们才说,魏惠王对人才的态度,由之前的置之不理变成了礼贤下士,是受魏国发展环境影响的,被迫而为之。

  • 魏国用人制度,将人才拒之于门外

其次,因为魏国的用人制度;其实在整个战国时代,魏国的用人制度就是一条僵直的黑线,这魏惠王之后,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尊重过任何一个人才。最开始是对于吴起的猜疑,让吴起不得不投入楚国以保全性命,后来是对商鞅的蔑视,让商鞅选择了进入秦国发展,再之后是对于张仪范雎等人的羞辱折磨,还有对尉缭的置之不理,对乐毅等名将之后的放任出走。

统治者担心权力被篡夺,排斥内外人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魏国是很排斥外来人才的,虽然没有制度上的强加约束,但在君主狭隘的心思和权力的贪图面前,人才显人事不重要;君主担心外来的人才会篡夺国家权力,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阻止人才的任用。

魏国的统治者不仅对于外来的人才如此排斥,对于自身的王族所诞生的人才,也是束之高阁,对于这一点,信陵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是从治国能力上来讲,还是从军事能力上来讲,信陵君都比历代的魏国国君要好许多。

  • 信陵君在魏国屡次被排斥

信陵君一生的悲哀也就在这里,他虽然有着治理国家的能力,却并不能得到国家的重用,窃符救赵之后,虽然以一己之力保全了魏国和赵国两个国家,却被魏国国君困在赵国十年之久,十年之后,秦国大举进攻魏国,魏国不得已将其请回。

此后,信陵君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天赋,带领六国联军两败秦军,可是哪怕如此他依旧得不到重用,魏国的君主依旧担忧他会抢走自己手中的权利,最终,信陵君对魏国心灰意冷选择了酒色自毁而死,自此之后,魏国再也没有了可用的人才。

魏惠王求贤有作秀的嫌疑

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非常悲哀的;从用人制度上来看,其实魏国排挤走商鞅和后来的礼贤下士并不冲突,魏惠王请来的所谓人才都是在作秀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魏惠王所请的人就明白了,他请来的是儒家的孟子和阴阳家的淳于髡,这两个人都是当时天下主要学说门派的代表人物。

对于这样的人,持一种什么样的治国观点,难道魏惠王不清楚吗?就算是魏惠王不清楚,难道魏惠王手下的臣子们也都不清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在魏惠王请来这两个人进行询问时,实际上就已经知道他们要给予自己什么样的答案了,问一个早已经知道答案的人问题不是在滑天下之大稽吗?

所以,魏惠王的本意并不是要真正地去寻找立国之道,而是给自己的失败寻找一个借口而已,想让天下人看看,自己并不是没有礼贤下士,证明自己这个君主做的是合格的仅此而已,说白了就是作秀。

历史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总是能够不动声色地撕毁那些企图迷惑它的面具,魏惠王如此尊贤重贤的行为,为魏国埋下了许多的祸根,让排斥人才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错过了后来所涌现的众多人才,所以,魏国排斥人才也好,还是所谓的礼贤下士也好,并不自相矛盾,都是在为君主的无能找借口。

商鞅自身背景不入魏惠王法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商鞅自身实力和背景问题;虽然魏国的用人之风非常不正,魏惠王如此的作为是在作秀,我们同时也分析了外部压力对于魏惠王态度转变的作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商鞅是一个有背景,有名声的人,魏国是不会连杀他的兴趣都没有的。

事实上,我们上面所列举到的张仪范雎等等的人,也都是吃了没有背景的亏,如果是真的说魏国就是排除所有的人才的话,那么庞涓在魏国做到上将军这件事又怎么解释呢?所以说,其实在魏惠王时期,魏国的用人之风还没有偏离到特别离谱的地步。

  • 魏惠王爱用有背景的人(看碟下菜)

但魏惠王所任用的人才都是一些比较有背景的人,像庞涓,他可能没有很强大的家族背景,可是庞涓却师出名门,这一点足以引起君主的重视,因为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百家争鸣的盛况了,一些出身于名家的人总会引起各国的争夺,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其实当魏惠王不仅想要任用庞涓,对于旁边的师弟孙膑也有很大的兴趣,只不过因为庞涓的阻拦导致了孙膑的悲剧而已。所以,商鞅这种没有背景的人在那个时代很难得到赏识,这也是一个社会现实,毕竟在那个时候没有科举制度,没有鉴别人才的客观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人又没有背景、没有声望,那么他确实没有值得让君主信任的方面。

  • 魏惠王没有识人之能

如此一来,能不能真的选中人才,就要看君主的个人能力了,悲哀的是魏惠王确实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魏惠王没有听从公叔痤的意见任用商鞅,同时也没有看穿庞涓的阴谋。如果单纯去分析这几件事,魏惠王对于魏国的影响也没有太大,可是重点在于,魏惠王的这种做法严重的影响到了魏国后世的国君。

毕竟魏惠王是一个在位51年之久的君主,51年的时间足够让这个国家的风格进行转变,也足够影响下一任的国君,所以,魏惠王时代所造成的弊端不仅体现在这一个时代,对于魏国的后世发展来讲也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其实是魏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最大悲哀。

  • 魏文侯用人不看出身使魏国称霸,魏武侯出现偏差

在魏文侯时期,魏国就能够任用同为布衣之士的李悝进行变法,任用当时也没有太大名气的乐羊为将,甚至任意用遭到了很多人唾弃的吴起……,这些人都是魏国能够强盛起来的跳板,李悝的变法让魏国行政制度得以改善,让魏国有了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能力;乐羊的到来,帮助魏国成功地吞并了中山国,巩固了魏国的发展;而吴起就更不需要多说了,魏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初期成为超级大国与吴起的战功是分不开的。

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吴起接连打下其他国家近百十座城池的战功,那么魏国哪怕是有十个李悝也难以到达超级大国的地位,所以,魏国的强盛其实就是依靠着这些外来的人才,可是魏文侯时期的这种风格却没有得到延续。

到魏武侯后期,魏国的用人之风就已经出现偏差了,因为魏武侯的疑心导致了吴起的出走,后来到魏惠王时期,这种偏差越来越大;魏惠王赶走了商鞅,又为了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请来了儒家的孟子和阴阳家的淳于髡;而在魏惠王之后,魏国就再也没有了用人之道这一说。

总结

魏国之所以放弃商鞅而向儒家、阴阳家等学派求贤,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这里面既有来自于魏国发展环境的压力,也有魏国君主开脱自身的嫌疑,同时也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毕竟在春秋战国时代,是非常看重血脉关系和社会地位的。

对于商鞅这种既没有社会背景,出身也不高贵的人,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出人头地的,这也是商鞅前半生默默无闻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如果商鞅后来不遇到真正礼贤下士秦孝公,说不定他也会淹没在历史的风沙中。

魏国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的动力,国家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同时,发现人才,尊重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旷世奇才还得需要伯乐的发掘,而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这一点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真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