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是食物的鮮美之味,也是時令的新鮮初嘗。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麪、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

每週三,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嚐舌尖上的蘇式美味。

第三十趟尋鮮之旅

沒有羊肉的冬天,是不完美的!

立冬一過,蘇州就開啓了“速凍”模式。眼瞧着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心裏總想着要喫些熱乎乎的東西,來抵抗即將到來的寒冬臘月。

而蘇州的大街小巷,一種美味在這樣的氣溫下,也早就悄悄上市,遍地開花了。是的,就是蘇州人都愛喫的藏書羊肉。

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益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豁止喘。”所以說羊肉是非常適合秋冬進補的滋品。

每每路過一家藏書羊肉店,看到未經任何裝飾的店鋪外掛着紅紅的“藏書羊肉”四個大字,總會下意識對着空氣猛吸兩口,從微冷的空氣中似乎就能嗅出羊肉的特殊氣味。

雖然藏書羊肉店已經開遍了蘇城的每個角落,但有點追求的喫貨們還是寧願驅車幾十公里,趕到木瀆藏書鎮上,喫一頓最正宗的藏書羊肉;人多的話,還能來一頓美滋滋的全羊宴,喫得酣暢淋漓、心滿意足。

上週,小i去了趟吳中,找了一家位於亭子頭的美美羊肉店,跟着店主劉老先生父女倆,記錄下了藏書羊肉的製作過程。

每天天還未亮,就出門去鎮上的羊肉市場採購羊肉,是許多藏書羊肉店經營者的生活日常。

如今藏書羊肉市場上出售的羊肉,都帶有這樣一張合格證,追溯來源、保證品質,店家們買得放心,食客們喫得也放心。

買完羊肉運回店裏,要經過一遍遍的漂洗,才能下鍋煮。

藏書羊肉之所以好喫,祕訣就在這個杉木桶,當地人稱爲“盆堂”。藏書穹窿山上盛產的杉木,據說其木質清香,能在燉煮時透進羊肉,去除羶味。

光有一口好的杉木桶還不夠,還要搭配最傳統的柴火竈,才能將“功效”發揮到極致。

燒柴火是一件累人的體力活兒,別看劉老已經年過七十,動作卻利索得像年輕人一樣。他說,羊肉生意做了一輩子,早就習慣了。如今年紀大了,把做羊肉當成是每天鍛鍊身體,這樣想想也挺好的。

藏書羊肉,比較大衆的喫法就是白湯或者紅燒。兩者相比,白湯更受蘇州人歡迎些。

做白湯羊肉,每天要花上3-4小時熬煮,才能使羊肉變得酥爛,並煮出一鍋湯色乳白,香氣濃郁的羊湯。

而紅燒羊肉,連皮帶肉一起燒,要燒到入味,肥而不膩,瘦肉不柴,這其中都包含了劉老幾十年的“功力”。

當然,還少不了蘇州人特別喜歡喫的羊糕。羊腿肉搭配羊腩肉一起製作,待肉爛後即出鍋拆骨,澆上濃濃的羊湯,放涼後自然凝結,就形成了一塊晶瑩的羊糕。

羊糕口感柔和中帶有恰到好處的彈性,不松不散,現喫現切。除了堂食以外,許多喫客還會直接打包一塊帶回家。

至於羊雜羊血等,在藏書羊肉店裏,也是極其重要的存在。一鍋混合了白切羊肉、羊雜、羊血、白菜、粉絲、油豆腐的羊肉小火鍋,咕嚕咕嚕地煮着,冒出騰騰熱氣和誘人香味,讓到店的喫客們喜滋滋貼着秋膘。

喫的時候,再蘸上一點店裏的祕製辣椒醬,這大口吃肉、大口喝湯的酣暢,真是哪怕外面突然降溫到零度也不怕了。

除了這些藏書羊肉的傳統喫法,店裏還有道招牌菜“祕製羊排”,雖不算蘇州特色,卻是得過獎的!

羊排外焦裏嫩,肉爛味香,喫的時候,直接用手拿,大口咬,感覺一下子穿越到了茫茫草原,豪邁得不得了!

在藏書羊肉店裏呆了一天,看着店主父女倆忙進忙出,從清晨到深夜,把廚房裏簡簡單單的羊肉食材變成餐桌上的珍饈美饌,一種對美食和對美食製造者的敬畏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找個週末,去爬爬天平山、靈巖山、穹窿山,下山後到藏書鎮找家羊肉店大喫一頓,既鍛鍊了身體又滿足了味蕾,想想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店鋪地址:蘇州市吳中區太湖旅遊度假區香山街道陳華路亭子頭村 美美羊肉(亭子頭店)

聯繫電話:15806136166

<往期回顧 點擊查看>

第十六期丨這隻“巨無霸”燒賣,喫過就忘不了!

第十七期丨蘇州人的夏天,少不了這碗白燜肉面!

第十八期丨咬一口油氽緊酵,喚醒記憶中的蘇州老味道

第十九期丨雞頭米告訴你,什麼是“粒粒皆辛苦”

第二十期丨《延禧攻略》同款荷花酥,在蘇州就能喫到!

第二十一期丨走!一起去蘇州最“鮮”的地方!

第二十二期丨漁港村裏這一碗“太湖十八澆”,一般人可找不到!

第二十三期丨秋天,一定少不了這碗麪,不僅有蝦還有蟹!

第二十四期在這座老宅子裏,竟能喫到如此驚豔的銀魚春捲!

第二十五期丨蘇州秋天最火的一塊糕,就是它了!

第二十六期丨來了這座“蟹”島,就不想離開!

第二十七期丨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蘇安新村的早餐!

第二十八期丨四桌蘇宴,帶你看看蘇州人多麼會喫!

第二十九期丨羨慕吧!我喫到《風味人間》同款禿黃油拌飯!

注:文章內容、圖片版權、視頻均爲蘇州市旅遊局官方微信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攝影:江南老開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