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越大,濫用起來就越危險。”

“色字頭上一把刀。”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一直以來,關於權、色、錢的警語不計其數,然而有的領導幹部最終還是成爲三者的奴隸,王建又、趙壯天、楊家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1

權欲之殤:

貪權專斷,“網絡帝王”墮入腐敗深淵

“我悔罪。”

這是雲南廣電網絡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又面對鏡頭時說的一句話。這位自詡爲“網絡帝王”的雲南廣電網絡集團曾經的“當家人”,是如何一步步滑向腐敗墮落的深淵的?

他們因何走上貪腐不歸路?雲南落馬官員的“權錢色”之殤

王建又資料圖(圖片來源於昆廣網絡)

1.把集團當成自己的“獨立王國”

王建又自詡爲“網絡帝王”。他貪權專斷,把國有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業,把集團當成自己的“獨立王國”。他把廉潔紀律當空談,以權謀私,把羣衆紀律當小事,肆意踐踏;把生活紀律當耳旁風,驕奢淫逸,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而叫囂不就是一點小問題嘛。結果,一步步墮入腐敗深淵,失去了所有。

“感覺自己不得了,老覺得自己什麼都是對的,所以剛愎自用,主觀意識特別強。”王建又說。

在懺悔書中,王建又這樣寫道,“隨着職務的提升和工作崗位的變動,我逐漸放鬆了黨性修養,人生觀、價值觀慢慢偏離了正確的軌道,獲取金錢,貪圖享受慢慢佔據了我的思想,侵蝕了我的靈魂。平時所思所想就是如何撈錢,如何獲得更多的財富。”

2.大搞“一言堂”,隨意更改黨委會記錄

王建又認爲,自己手中的權力是努力工作、千辛萬苦得來的。於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他驕奢淫逸,獨攬人事大權,違規任用幹部,大搞“一言堂”。在黨委會上,搞個人說了算。爲體現黨委會意見的一致性,他還指使辦公室人員隨意更改黨委會記錄。

3.理財產品未盈利,竟赤裸裸向下屬索賄

王建又嚴重違反廉潔紀律,多次受賄、索賄達240餘萬元,貪污公款20萬元。例如,2011年1月,得知某銀行有一款起付線爲150萬元的理財產品,收益較高。王建又便安排下屬譚某,墊付100萬元爲其代爲購買,自己僅轉賬50萬元給譚某。該理財產品到期後,基本沒有盈利。王建又要求譚某將150萬元全部拿給自己。面對赤裸裸的索要,譚某隻得照做。

“好像組織對我的考慮的、使用的有點不周,覺得前途也沒希望了,反正就這樣了。混兩年,就該退休了,然後助長了自己的狂躁、浮躁、不尊重人,自己自作主張,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導致了這些。”王建又說。

4.用副業養主業,負債率急劇上升

在廣電網絡集團任職期間,王建又不顧其他班子成員的反對,一意孤行,喊出了“用副業養主業”的口號,成立雲南廣電地產公司。把用於發展網絡事業的大部分集團資金投入廣電地產,並干預大觀天下的招投標項目。5次組織虛假招投標,在沒有取得用地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違規施工,僅開工1個月,就造成某小區危房事件發生,導致該小區房屋受損面積達3萬多平米,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

受其影響,雲南廣電網絡集團負債率由原來的不到50%,急劇上升到2016年王建又被雙開前的71%,集團發展面臨沉重的負擔。

除了貪權之威,各種受賄、索賄、任性妄爲,王建又還多次利用出差之機,到不健康娛樂場所娛樂消費。“自己已經滑入了泥潭,自己還渾然不知,沒有是非區別,沒有廉潔與貪婪的界限,我就失敗在這上面。”王建又說。

5.用“九龍杯”喝水,車牌尾數“111”

拋棄了黨性的王建又,不信馬列信大師,不問蒼生問鬼神,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命運拴繫於封建迷信。爲保官運亨通,2002年,請“風水大師”幫助看相後,他將原名“王建中”改爲“王建又”。生活中,他用所謂的“九龍杯”喝水,來體現自己的與衆不同;用尾數爲“111”的車牌,來象徵他在網絡集團的絕對權威。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王建又在看守所的編號也是“111”。

“更多的就寄託在風水、敬香、拜佛上,就想通過這些,來調整自己的運氣和福氣。”王建又說。

但佛祖和大師並沒有爲他帶來庇護及保佑。2016年9月20日,王建又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2018年9月,雲南省高院二審判決,王建又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

2

色慾之殤:

以錯掩錯,捲入權、錢、色交易漩渦

“做了錯事了,要讓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如果雲南省委原副祕書長趙壯天能夠早點明白這個道理,或許又將是另外一番結局。

他們因何走上貪腐不歸路?雲南落馬官員的“權錢色”之殤

趙壯天。圖片來自雲視新聞七彩雲《激濁揚清在雲南》視頻截圖。

1.色慾燻心,爲“養家”伸出索賄髒手

趙壯天,歷任雲南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副祕書長,雲南省委副祕書長等職。2008年下半年,在一次老鄉聚會上,趙壯天認識了同在雲南工作的某未婚女性。之後,在爲其辦理請託事項的過程中,兩人交往逐漸頻繁。

2013年6月,趙壯天與該女性發生不正當兩性關係,致其懷孕墮胎。爲了安撫她,次年2月,趙壯天向何某索賄50萬元,失控的慾望讓趙壯天從此捲入權、錢、色交易的漩渦,無法自拔。

2014年,該女性再次懷孕,並於2015年3月非婚生育一女。“考慮到我們今後生活的着落問題,纔去找錢的。”趙壯天說。

爲了解決錢的問題,趙壯天再次伸出了索賄的手。

2016年1月,趙壯天向雲南某房地產公司老闆陸某索賄120萬元,並於同年2月,向下屬何某索賄140萬元。作爲交換,趙壯天動用了手中本該爲民的權力。他通過向有關方面打招呼,幫助某企業在房地產開發、徵地拆遷、項目資金貸款等方面牟取利益,幫助行賄人實現了非正常渠道的職務晉升。

2.弄虛作假,與人串供,對抗組織審查

2016年1月,雲南省紀委在接到羣衆舉報後,對趙壯天進行函詢。爲了隱瞞實情,趙壯天一方面對組織函詢的問題予以全盤否認;另一方面,則採取與韋某、何某串供等各種手段,對抗組織審查,試圖以假亂真,矇混過關。不僅如此,還弄虛作假,企圖把索賄僞裝爲私人借款。

“當時,我跟前妻辦離婚還沒辦成,然後又是函詢。就是在這個交集點上,確實是有點走投無路,不知道該怎麼辦。說得不好聽,是一種狗急跳牆吧。”趙壯天說。

“如果老老實實去交代問題,就不會走到今天。這東西,紙包不住火的,不要心存僥倖,沒有用的。”趙壯天說。

最終,趙壯天因涉嫌違紀違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零六個月。

03

錢欲之殤:

亦官亦商,扶貧項目成撈金載體

“這條路本身就是一條邪路。”

昭通市威信縣委原書記楊家偉反思道。爲官不爲民做主,反而利用各種項目爲自己和家人牟利,最終只能走向腐敗墮落的深淵。

他們因何走上貪腐不歸路?雲南落馬官員的“權錢色”之殤

楊家偉。圖片來自雲視新聞七彩雲《激濁揚清在雲南》視頻截圖。

1.扎西大道的幕後老闆

威信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1995年,扎西紅軍烈士陵園被國家民政部批准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16年10月,扎西會議會址被省紀委授予“雲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連接縣城和平橋新區的新幹道,承襲了這樣的紅色文化,取名爲扎西大道。

然而這條被寄予革命信念的新幹道,卻成爲了時任威信縣委書記楊家偉貪腐的載體。他以權力入股25%,成了這條道路的幕後老闆。

“希望沒有權了,有錢也能過上好日子,也有這個心理,爲以後考慮得太多太多。”楊家偉在審查調查留置期間說。

而這並不是楊家偉扮演的亦官亦商角色的第一個工程。早在昭通市彝良縣擔任常務副縣長期間,他就曾出資80萬元,與人合夥做水泥生意,獲利400萬元。

2.拔毛“扶貧牛”

按照滾動退出計劃,威信縣要在2018年脫貧摘帽,任務艱鉅。但就在這樣的關鍵時期,一個曾被楊家偉作爲政績工程的扶貧項目,卻在羣衆中引發了諸多爭議。

威信縣扎西鎮村民楊永財說,“那個扶貧牛是國家出了6000元,自己出了3000元,共計9000元。”

威信縣三桃鄉新街村村民黃光均說,“差價3000元,我們找不到這個錢來補貼。”

威信縣扎西鎮村民楊應香說,“同樣的大小,我們還是願意選本地繁殖的牛,好養一些。”

這個項目正是楊家偉主導,威信縣政府招商引入的,其表哥參股的大自然公司,以圍標的手段中標後,在威信縣開辦了養殖場,向農戶出售繁育的肉牛。但百姓均普遍反映牛價過高,難飼養,易死亡。項目運行過程中,大自然公司還使用虛報新建設施等手段,騙取國家財政資金230多萬元,被羣衆憤怒質問,“威信縣政府到底是在扶貧,還是在扶不良企業?”

“這個事情,我很慚愧和內疚,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參加工作那麼多年,我從來不去從主觀上、從動機上傷害老百姓的利益,一分一釐我都不願意。這件事我覺得是一個底線。”楊家偉說。

但口口聲聲不想傷害老百姓利益的他,卻一次次在扭曲的親情面前敗下陣來,在自己的貪慾面前繳了械,十分荒唐。

3.“三不三腐”“腐敗”觀

十八大以後,很多老虎接連被查,楊家偉也害怕過,但對金錢的慾望戰勝了他內心的畏懼感。爲了躲避審查,他還自作聰明地總結出了一套規避風險攻略。

辦案人員說,“他按他自己的說法是‘三不三腐’。不熟悉的人他不要,熟悉的人,他腐;在幹部(任用)上不腐,在工程領域腐;他在面上不腐,在點上腐敗。”

“歷盡艱辛,才走上縣委書記這個崗位。但是,現在就因爲自己的貪心、僥倖心,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感覺到悔恨交加。”楊家偉說。

最終,楊家偉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2018年7月,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爲官要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王建又、趙壯天、楊家偉忘記初心,而他們行差踏錯的權錢、權色、謀財之路也成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斷頭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