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體育,生活拼圖都碎了 對話6位中國球迷

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宋承良 馬作宇 於渤

體育,早已成爲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疫情的到來讓全球賽事紛紛按下暫停鍵。

對於很多球迷來說,這就彷彿日常生活的"拼圖"被突然抽掉了一塊。

"不適應、不習慣"--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不少球迷都表達了類似的感受,但最終也只能無奈接受。畢竟疫情當前,誰都知道生命纔是第一位。

何時才能重現往日球場喧囂,人聲鼎沸的激情場景?有人已經迫不及待,但也有人希望"緩一緩","暫時還是想緩一緩看看形勢,不光是要對自己,還要對家庭(負責)。"

"今年中超肯定能夠順利開賽"

"以往在賽季前,只要看到聯賽出了賽程表就會覺得很開心。"江蘇球迷陳源濤的描述說出了很多球迷內心的感受。

2020賽季中超到來之前,他也和很多同好一樣,早早就辦好了今年的套票,只等比賽打響。但受疫情的影響,讓中超球迷期待的比賽無法確定開賽時間。

疫情期間,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也組織了一系列線上球迷活動,比如FIFA比賽、王者榮耀比賽等。

"參加很踊躍,球迷很積極,畢竟特殊時期,這樣的線上比賽也能讓大家樂一樂。尤其我們球迷會學生比較多,每天需要上網課,業餘時間玩玩遊戲也可以解悶。大家經常約打遊戲,也能拉近我們所有人之間的距離,增強球迷之間的凝聚力,我想這也是爲了新賽季,大家一起爲球隊吶喊助威積聚力量。"

但中超何時能夠上演,依然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陳源濤所帶領的先鋒球迷會的會員,大部分以學生爲主,不少是在南京上學的外地學生,"大家一直在討論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什麼時候能回去看球賽。"

"很多人就讀的學校還沒有開學,就一直在問什麼時候開賽,怕自己看不上球。因爲萬一學校開學的時間比中超晚的話,可能會有幾場比賽看不了,心裏就會比較着急。"

雖然開賽時間一再推遲,但陳源濤並不悲觀,"球迷情緒多多少少會有影響,但大家還是保持樂觀態度,覺得今年中超肯定能夠順利開賽。"

相比陳源濤的樂觀,綽號"拽哥"的重慶球迷霍先生依舊有些擔心--"又想早點看球賽,又有點'怕',還是想穩當地來。"

"拽哥"來自重慶鐵血巴渝球迷會,和很多中超球迷一樣,以往每個主場都會在看臺上高喊"雄起"的他,面對賽事的停擺有些不適應,有些迷茫。

"以往都會買球隊的賽季套票,但現在新賽季還沒有確定,希望是希望早點開賽,但還是想安全爲主。今年能不能(順利開始中超賽季)都還不一定。"

"另外究竟是採取什麼賽制,也都不清楚。甚至有可能會是賽會制,因爲時間壓縮得非常緊張。總之無論如何,還是要做好會員的防控工作,把必須採取的措施做好,到時候就算開賽,也可能會限制入場人數,比如只開放散票,或者看臺封一部分,誰也不知道實際情況會是如何。"

"必須顧及家人健康和感受"

有的球迷是關心本地俱樂部,但有的人則要"跋山涉水"。

雖然自己所在的安徽並沒有中超球隊,但並不影響來自力皖狂藍球迷會的大晉對足球的喜愛。

以往,或是去臨近的南京、上海看俱樂部賽事,或是跟隨國家隊腳步遠征大江南北,他基本每個月都會外出看球,但疫情來了,這個習慣也停了。

"現在因爲疫情,就看看新聞,視頻點開也沒啥(內容),關注肯定也會少一些。"大晉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原本在年前,他還和朋友盤算着組織一起去武漢看中國女足的奧預賽。

"現在沒球看了,不管德甲(重啓)也好,英超也好,只要晚上有個球賽能看一看,總比沒有看好。也會去關注一些經典錄像,不過懸念都知道了,看的話可能就是快進,看看精彩的部分。"

但大晉也說,球迷只是很多人生活的其中一面,足球之外還有很多事需要操心,"畢竟不是職業球迷,還有自己的生活。人到三十上有老下有小,疫情對自己各方面的工作、家庭經濟,都有一些打擊,首先肯定還是家庭爲重。"

本職工作外,大晉入股了一家餐廳,因爲疫情也遭遇了困難。好在隨着疫情的好轉,如今國內的餐飲行業也終於開始有了復甦的勢頭。

在體育場所陸續開放的當下,他也終於重拾起了踢球的愛好,每週和朋友組一兩場球,不過和以往還是有所不同,"以前不光踢球,還看球,踢完之後大家組織一下到哪裏去看看球。現在沒球看了,踢完球了就各自回家。"

何時才能重拾起現場看球的習慣,再度成爲看臺上吶喊助威的一員?他說,還得看看情況。

"畢竟現在還是有境外輸入,出門看球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肯定要組織朋友和球迷一起出去。所以暫時還是想緩一緩看看形勢,不光是要對自己,還要對家庭(負責)。必須顧及家裏人的健康和感受。年輕人可能抵抗力還好一點,但家裏還有老人小孩。"

"如果真的完全放開了,疫情控制好了,疫苗出來了,那麼好看的比賽,不管亞冠也好國家隊也好,肯定都會去現場看。"

"看不了球,就自己練球"

對於很多少兒球迷來說,足球在疫情期間,依舊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2018賽季中超頒獎典禮,作爲新科冠軍上海上港俱樂部的球迷代表,張夏涵在遺憾錯過最佳球迷獎項後淚灑現場。

小女孩之前就一直在練球,去年下半學期,她轉學到上海市傳統女足學校普陀區金沙江路小學,已經開始嘗試向職業足球方向發展。

"到底什麼時候纔可以看比賽?"這段時間,小夏涵一直追着爸爸問。原本今年上港俱樂部將主場從八萬人搬到源深體育場,這對於家住浦東的小夏涵來說,看球無疑方便了很多,坐三四站地鐵就可以到球場。然而因爲疫情關係,看球計劃只能延後。

原本年初四亞冠資格賽和武裏南的比賽,父女倆就已經決定去現場看球,後來比賽空場進行,但好歹還有電視直播可看,現在全球的比賽都基本停擺,小夏涵只能偶爾看看歐冠或者世界盃的集錦。

因爲疫情的關係,小夏涵的學球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原本學校要在正月初九去貴州遵義參加一項比賽,現在比賽也取消了,不開學的情況下,學校定期給孩子們發一些訓練的視頻,小夏涵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訓練。

爸爸只要不出差,每天也都會帶着小夏涵去小區空地上練習,現在小夏涵可以顛三四百個球了。而下雨的時候練習場地改爲地下車庫,小夏涵把消防栓都踢壞了,只能換一個地方繼續練習。

"有一次我出差回來,女兒和我交流訓練心得,居然說了半個小時以上,從她眼神裏面我可以看出熱情。"張爸爸說,希望聯賽可以早點開始,他可以帶着女兒一起回到球場。

"我們的外援很忠心,都留在了球隊"

不僅是中超賽場,CBA球迷也在守望。

袁嘉亮是上海男籃球迷會"上海小黃魚球迷會"的會長。2009年他和朋友一起創辦了這個球迷會,如今規模已經從最開始的11人發展到了200多人。

過去十年時間,袁嘉亮和這羣志同道合的球迷朋友幾乎沒有錯過上海男籃的任何一個主場。CBA聯賽因爲疫情停擺之後,袁嘉亮有點鬱悶地自嘲,"從2月中下旬開始,'生物鐘'就有點不適應。"

沒有比賽看的日子,"小黃魚"們依舊關注着大鯊魚的動向,"包括球隊什麼時候集結,什麼時候開始合練,球隊都會有一個發佈,我們也會關注着。"

現在我們真的盼着比賽早點開始,如果能以正常陣容出戰,我們的球隊可能成績會往上走不少,因爲我們的外援都很忠心地留在球隊。"然而賽季何時重啓,依舊是未知。

"我們本來期待着4月中旬恢復,後來在知道沒有希望之後,有些球迷還在討論羣裏問到賽季球票退票的問題,也擔憂賽季直接取消的一些問題。但後來大家的情緒都有所平復。"

如今國內的疫情有所穩定,袁嘉亮也打算在保證球迷健康的情況下,組織一些活動。

"以前我們會組織在球吧裏看一些大鯊魚的經典比賽,還會組織新老'黃魚'的籃球賽。現在因爲疫情,我們不敢隨便組織聚會,不過之後等情況更穩定了,我們就會有序組織一些活動,也算是爲球隊的備戰加油。"

"準備了帶有球隊標誌的口罩"

山東西王男籃球迷會會長付強的"球齡"已有20餘年,可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斷了聯賽,原本每場比賽必去現場的他一下子閒了下來。

這讓付強覺得倍感不適,"相當不適應,好像生活中少了某種東西,突然一下子好像沒有方向感了,尤其是疫情剛爆發的時候,那時候出現了各種說法,包括這個病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我就想這可怎麼看球啊。"

無法去現場支持球隊,但作爲球迷會會長的付強還要想辦法增強球迷羣體的凝聚力,溝通一旦開賽如何組織球迷活動,他笑稱,"電話費都突然多了很多。"

"也會經常在球迷羣裏和大家互動,給大家分享一些球隊最新的消息,包括集訓、放假、外援狀態等。前段時間球隊做線上直播,我也是第一時間把消息分享給球迷,始終保持和大家的溝通,讓大家感受到我們的凝聚力。"

最讓付強感動的是,即便聯賽何時開賽始終沒有準確的消息,但球迷會沒有一位會員提出退會費,"即便是不在濟南的外地球迷,都沒有一個提退會費的事兒,讓我覺得我們的球迷太好了,太可愛了,凝聚力太強了。"

感受到球迷的支持,他也在思考一旦複賽,如何做好球迷防疫工作的問題。

"我爲會員準備了一些帶有山東男籃標誌的帽子、口罩,如果到時候要求戴口罩,我們就可以統一戴有山東西王男籃標誌的口罩。如果不需要,也可以作爲紀念品留給球迷。"

相關文章